自闭症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高常人3倍 我们为何总忽视孩子的痛苦?

文 / 北大医疗脑健康
2021-01-13 18:57

“自闭症是抑郁症吗?”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自闭症”时,都会发出这个疑问。

打从“自闭症”这一概念产生的那刻起,直至今日,我们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向外界解释这两者的区别:抑郁症是精神疾病,而自闭症是先天性的发育障碍。

但不同,并不意味不会并存。当自闭症孩子患上抑郁症,更成为难以解开的结。

由于某些症状的重合,当自闭症孩子出现抑郁症状时,其父母往往容易将其归因于自闭症的问题行为发生,而很少能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深陷偏见和误解带来的困扰之中,导致病情加重……

今天我们邀请吉宁博士为我们讲讲,关于“抑郁症”,关于正被你忽视的孩子的痛苦~

01 自闭症人群更易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约有26%的自闭症患者患有抑郁症。与普通人群相比,自闭症人群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三倍。

✎ 有几种可能性可以解释以上结论:

1)、许多患有自闭症的人擅长于关注细节,并专注于一个主题或想法。虽然这可能是很棒的技能,但这也会使患有自闭症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

2)、沉思,一遍又一遍地思考一种消极的互动或感觉的行为,是导致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3)、当对细节的关注集中在消极的经历上时,自闭症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就会更高;

4)、有些自闭症患者在执行功能上也可能有差异,这会使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想法从沉思中移开。

一项成人自闭症的研究发现:“在权衡了症状严重程度和认知水平后,自我报告的社交障碍可以预测成人自闭症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越多的人能够自我感知到社交缺陷,自闭症罹患抑郁障碍的可能性越高。”

自闭症患者的一些特定的、刻板的行为模式使得社交互动更加困难。对自闭症人士的帮助如果不及时、不充足,可能会导致产生隔离感、排斥感或孤独感,从而导致抑郁症。

注: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要求症状持续至少两周。

其症状包括:

-伤感

-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食欲变化

-体重增加或减少

-思维和身体运动的减缓

-躁动

-容易疲劳和精力不足

-毫无价值或过分内疚的感觉

-优柔寡断

-自残或自杀的观念

02 导致自闭症儿童患抑郁症的原因?

1). 有抑郁症家族史

2). 智商:那些没有学习障碍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

3). 意识到与同龄人之间的差异

4). 经历压力性生活事件(例如,丧亲、创伤、欺凌等)

5). 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中遇到困难

6). 无法识别或描述他们的感情

7). 有其他精神健康状况,如焦虑

8). 沉思:反复思考负面事件或情绪等

03 如何识别自闭症儿童的抑郁症状?

抑郁的迹象可能是显而易见的,也可能是很隐匿的。

有些自闭症患者,尤其是儿童,可能很难识别或表达自己的感受。照料者需要保持警惕,观察行为的变化,有些表现也许正表明着抑郁倾向(可能包括:食欲、体重、睡眠、精力或兴趣的改变)。

每个孩子承受压力的反应都不一样,特别是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他们可能会以独特的方式来表现或表达压力。最关键的是要在孩子超负荷之前识别他们的身体、行为或情感出现的异常症状。

以下是一些最常见的压力迹象:

▼ 身体压力迹象

1).头痛,颈部疼痛和腰酸

2).恶心、腹泻、便秘、胃痛、呕吐

3).手抖、手掌出汗、手抖、头昏眼花

4).尿床

5).睡眠困难、噩梦

6).食欲改变

7).口吃

8).经常感冒、疲倦等

▼ 情绪或行为压力迹象

1).新的或反复出现的恐惧、焦虑和忧虑

2).经常做白日梦

3).躁动不安或烦躁

4).社交退缩,不愿参加学校或家庭活动

5).情绪低落、易生闷气

6).无法控制情绪、易怒

7).咬人等不恰当行为

8).出现类似婴儿的行为

9).过度发牢骚或哭泣

10).更加依赖亲人,不会让你离开他的视线等

注意:患有抑郁症的人也可能伴有焦虑症,而这两种情况都有与自闭症的症状有重叠的部分。

正是由于相似的症状的区分具有挑战性,因此,需要由专业人士仔细评估,以确定患有自闭症的人是否同时患有抑郁症。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请及时就医。

04 应对抑郁症的策略

自闭症患者用于治疗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与一般人群的治疗方法相似。考虑到思维、交流或行为上的差异,可能需要做一些细节的修改。

1)、心理治疗

改良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已被证明对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人治疗抑郁症是有效的。

2)、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是最有效果的,特别是与其他治疗形式联合运用时。研究表明,单独用药可能不如其他治疗有效。需要更多的研究抑郁症药物对自闭症患者的可能影响和副作用。

3)、心理治疗与药物结合

研究表明药物和心理治疗的结合是治疗抑郁症更有效的方法。

老师叮嘱

作为自闭症孩子的家人,我们当然希望孩子们在有限的黄金时间内能够以最快、最高的效率进行康复。

但,脱离孩子身心成长的干预,一定是不健全的。

我们在帮助孩子练习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别忘了关注了孩子们练习技能时的体验,关注了孩子们的身心发育和心理、情感建设,一旦出现任何异常信号,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