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补钙问题,你真的清楚吗?

文 / 新浪爱问医生
2019-04-12 13:29
补钙虽说是老生常谈,但并不见得人人都清楚补钙的问题。哪些孩子需要补钙?什么时候开始补?补多少?
宝宝出生之后,宝妈们都恨不得把最有营养、最好的食物都给宝宝吃下去,希望宝宝可以快快长大。所以呢,只要听说是有营养的、对宝宝有好处的,那就一个劲地的给宝宝买。就拿补钙这件事儿,原本不是太复杂,现在却搞得很凌乱。发现不少家长,对医生的指导建议置若罔闻,喜欢听网友的推荐,喜欢买一些进口的补钙产品,原来二三十块钱可以解决的,偏要买两三百块钱的产品,总以为贵的就是好的。本医生的观点,对于补钙的产品,进口的不一定比比国产的要好;贵的,不一定是靠谱的。
下面回到本文的主题,哪些孩子需要补钙,具体应该怎么补?这里主要介绍一下零到18岁儿童的补钙问题。不同年龄的孩子,由于体重差异悬殊,生长速度也不同,所以钙的需要量也是不同的。
1、 新生儿期:重点在于未成熟儿,早产儿、极低体重儿或双胞胎儿应该尽早补钙和维生素D,每天的维生素D预防量为800国际单位(IU);钙的需要量在120-220mg/(kg·d)之间;而足月儿一般只需补维生素D400IU,不需要额外的补钙。
2、 婴儿期: 即出生后第一年。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钙营养来源,母乳可以提供充足的钙和磷。母乳中的钙磷比例恰当,最适合宝宝吸收,利用率高。对于出生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无论是前6个月,或6个月之后添加固体辅食的足月儿,他们体内驻留的钙和磷的量足以满足骨骼的矿化和生长。
虽然母乳中钙和磷的量是足够的,但是对婴儿来说,母乳不是维生素D的最佳来源。还需要通过日晒,皮肤合成维生素D来补充。因此,日晒不足或肤色较深的母乳喂养婴儿,仍有发生佝偻病的可能性。所以,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所有婴儿都应每天补充维生素D 400IU。母乳喂养儿,可以选择在最初出生时住院期间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或者等待数日直到充分建立母乳喂养后开始补充。
选择人工喂养的婴儿,配方奶中钙和磷的浓度高于母乳,以补偿配方奶喂养时钙的吸收利用率偏低的缺陷。基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能会有钙超载,这种矿物质超载对短期或长期骨骼矿化是好是坏,尚未定论。而母乳喂养的婴儿,也未证实有增加骨骼矿化或钙超截的优势。
在含有大豆或酪蛋白水解产物的特殊配方食品中,钙和磷的生物利用度比标准配方食品低。因此,这些特殊配方食品中的钙和磷含量甚至更高。所以, 在婴儿期,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钙。
至于维生素D,虽然婴儿配方奶强化了维生素D 400IU/L,但是对于摄入配方奶量不足800-1000mL的婴儿,仍需要补充额外维生素D,以达到每日推荐剂量,即400IU。
如果宝宝在婴儿期出现了一些缺钙或佝偻病活动期的症状和体征,应该按小儿佝偻病治疗。须在儿科医生指导下,采用治疗量的维生素D制剂,并同时服用钙剂。维生素D的治疗剂量比预防量至少大5倍,一般在每日2000~4000 IU, 连续用2~4周后改为预防量维生素D。钙的剂量每日100~300mg。

3、幼儿和儿童期。对于2-10岁年龄段,与婴儿期相比,生长速度相对趋缓,进入匀速生长期,身高每年可增长6-7cm,体重每年至少增长2kg。饮食结构也逐渐发生改变, 由流汁饮食过渡到成人饮食,乳类或奶制品占比减少,室外活动相对增加。这一阶段,孩子钙的主要来源仍然是食物,特别是奶制品仍然是钙质最好的来源,对那些吃牛奶较少的孩子,建议每天给300 mg的钙;对于白天室外活动少,或阴雨天,推荐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
4、青春期少年。一般女孩平均9岁、男孩10 岁,先后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随后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直到14-16岁发育停止。由于这阶段身高、体重等体格指标快速增长,需要的营养素,尤其是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D的量也增加,所以推荐在青春发育阶段可给予维生素D每日400IU和钙300mg。
钙的营养对于维持骨骼的健康至关重要。维生素D和钙两者关系非常密切,没有维生素D的参与,钙就无法吸收。两者不可或缺,不可偏废。但是,维生素D和钙也并非多多益善,不能盲目滥用,过量的补钙或过量地的补维生素D,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或中毒。所以,要有的放矢。该补的时候一个不能少,不需要的时候,一个不能多。

本文的内容主要参考美国Up to date以及国内最新的文献资料,若有不同见解,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