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孩子里就有1个自闭症,“星星的孩子”世界你了解吗?
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每100个孩子里就有这样一颗“星星”。
据《中国自闭症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自闭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可能超过1000万,其中0~14岁儿童患儿的数量可能超过200万,每100名孩子中就有1名患有自闭症。
很多人对于自闭症的理解大多停留在不爱说话,喜欢独处这一层面上,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自闭症呢?
自闭症≠性格内向孤僻
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无论哪一种叫法,都不能将它单纯的与性格内向孤僻、不擅交流联系在一起,因为它并不是心理问题,而是由于大脑异常导致的发育障碍,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先天性疾病。
自闭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以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儿童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
自闭症产生的原因
自闭症至今病因未明,比较公认的原因是基因变异与不良环境的交互作用,特别是新生突变(de novo mutation)可能是自闭症发病的主因,但具体致病因素和机制不明。
研究显示,一些因素如高龄父母、孕期感染、孕早期不良用药或接触化学物质等有可能增加患自闭症的风险。
自闭症主要有哪些表现?
01、社交发展方面
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
与人接触时缺乏目光接触,很少或不能主动交往。
02、沟通方面
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鹦鹉学舌语言,不断重复他人说过的话或听到的广告词等。
03、行为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
兴趣狭隘,会非常专注于某些物品,或者是对特定物品特别感兴趣;
刻板、重复或仪式性行为;
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自我刺激行为等。
如何及早发现孩子有自闭症倾向?
综合国内外专家对家长的建议,总结了七个重要的早期征兆,它们分别是:
① 孩子到了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灿烂的笑容或者是高兴的表情;
② 到了九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互动的声音、笑容或者是面部表情;
③ 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对于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应;
④ 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婴儿语;
⑤ 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姿势上的互动,比如:指东西、让别人看一个东西、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是招手;
⑥ 到了十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语言;
⑦ 到了二十四个月大的时候:没有有意义的两字短语(模仿别人或者是重复别人说话的不算);
作为家长,需要知道的是这些只是告诉你孩子有可能患有自闭症,如果孩子符合了这些早期征兆的话,我们应该尽早带孩子去找专业的医生给孩子做一个评估,然后及早开始相关的康复训练。
但是也要注意,不是说有这个征兆,孩子就是自闭症了,这只是一个参考。
孩子患有自闭,家长应该怎样生活?
1、千万不要把自己和孩子封闭起来,要让更多的人去知道和了解自闭症。
把孩子和自己关在家里,不和外界沟通,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觉得尴尬,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孩子的突发情况,或者是孩子已经把我们弄得精疲力尽了。
要学会去应付这些让自己束手无策的事情,挺起胸膛,带着家人和孩子走入社会。
2、不要太过在意身边人的眼神或者是想法,我们实在不需要那些负面的东西。
如果你觉得别人的眼神或者行为让你觉得自卑,不敢去面对,那么就要想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因为孩子的不适当行为和举动让你觉得羞愧,还是自己的心态问题?
如果是前者,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去改变这些行为,教孩子应该在公众场合如何去应对。如果是后者,我们要赶紧端正自己的心态,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同,才会带动你身边的人逐步接受。
3、学会如何控制住孩子糟糕的脾气。
这点不容易做到,但是为了你的家庭,为了孩子,为了你们都能够过正常的生活,作为家长必须要学会这点。要分析和给孩子的行为找到恰当的表达途径,要懂得在公众场合如何使孩子从发脾气快速变得安静。
有时候,一些音乐、电子产品、食物和辅助沟通工具都可以达到这个功效。
4、保持自己的心境开朗,懂得幽默,并且坚持锻炼身体。
要懂得观察自己是不是过度劳累,情绪上是不是快要透支,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喘息的机会,只有当家长的心态和身体情况良好的时候,才能够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
自闭症该如何治疗?
自闭症没有单一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疗逐渐被广泛认可。其中训练教育是首选的方法,然后辅助以同样重要的药物治疗。
自闭症儿童的刻板特征使得其习得技能很难泛化,需要在不同场合对其进行训练和教育,使其适应不同的要求,对于出现自伤、攻击、兴奋躁动、睡眠障碍等症状,则就需要由专科医生处方药物治疗。
早期或在确诊为自闭症之前已有较好的语言或言语功能者,尽管疾病本身使他们发展语言的潜能受到限制,但他毕竟是具有这种潜能或基础,使用药物效果比较好。
此外,自闭症患儿的生活中还应辅以食疗,平日应多食粗粮、绿叶菜,有利于身心健康。不适宜多吃燕麦和黑麦等谷类食物、酪蛋白食物、含色素的食物和含水杨酸成分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