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男孩每天只能大人抱着睡觉,原来是这种病惹祸

文 / 齐鲁壹点
2019-03-18 14:21

有研究发现,目前人们所患的睡眠疾病可分为近百种。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属于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很多患者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曾经有一个8岁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多动,夜间睡觉时张口呼吸,打呼噜,憋气,有时候还尿床。有时家长看着孩子睡觉就害怕,怕孩子憋着,为这没少带着孩子去医院。有医生诊断为“鼻炎”,用了很多治鼻炎的药,未见效果,也有人说孩子大大就好了。然而,家长发现孩子逐渐变得嘴唇上翘,门牙外呲。

后来,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检查发现孩子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严重,在睡眠实验室做了个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经手术切除肥大的扁桃体腺样体很快恢复了健康。

还有的儿童因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牙齿发育异常。家长以为单纯是牙齿问题,到医院坚持矫正牙齿两年多没有效果,最后详细检查菜发现是这个问题惹祸。

“幸运的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渐受人们重视,现在我们每年微创手术治疗的儿童就有四五百例。”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岩表示,该科室曾经为一名1岁的男孩做了微创手术治疗。据悉,小男孩从小睡觉时就经常憋气,后来越来越严重,到11个月大的时候,因为严重憋气,已经完全无法平躺入睡,每天晚上都是大人抱着才能睡觉。家长非常焦虑,四处打听后,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手术完当天晚上就能自己躺着睡着了。

王岩表示,这首先是因为儿童的特殊性,在于其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长期睡眠障碍及睡眠呼吸障碍可明显影响其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长期张口呼吸得不到及时纠正将引起儿童頜面骨骼的发育,造成不可逆的结果。同时儿童时期睡眠呼吸障碍病因相对单一,治疗效果确切,花费较低,完全可避免其成年后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导致一系列后续问题。

王岩介绍道,儿童睡眠呼吸障碍主要有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主要有以下表现:睡眠时鼻塞,张口呼吸,打呼噜,严重者有反复呼吸暂停憋气,睡眠断续。在憋气时常有家长将其抱起或给其变换姿势,惟恐憋着孩子。憋气时睡眠不宁常有翻身,躁动不安等,有时出现噩梦、惊恐及尿床。由于夜间缺氧、睡眼质量差,个别孩子白天打瞌睡、性格行为异常,严重者发育迟缓,不同程度的落后于同龄儿。学龄儿童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守纪律、易激惹、智力下降及学习成绩变差。

“由于儿童解剖和功能的特点,决定了这个年龄的发病原因,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肥大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原因有鼻阻塞,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鼻窦炎、后鼻孔阻塞、鼻肿瘤,喉部阻塞,如喉软骨软化,颌面部畸形,以及肥胖等。”王岩说。

因此,王岩提醒家长,怀疑儿童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由于腺样体位于鼻腔的后部和咽腔的上部,一般检查不易看到,以前大夫用手指触摸,不准确又痛苦,病儿不配合,现在可经鼻腔插一根很细的可弯曲的镜子,通过电视屏幕显示出来,一般45岁以上的儿童均能接受。若不能接受可以拍一张X片子也可以发现腺样体是否肥大。“严重者还应该做一个睡眠呼吸监测,可以全面了解夜间睡眠质等情况,并能分型。对治疗及效果判断很有帮助。”王岩说。

对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王岩介绍说,3-5岁是最佳治疗时机。根据不同情况,具体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控制体重、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等,其中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如无其他病变有效率90%以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晓丽 通讯员 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