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死于癌症,拜登重启癌症登月计划,中国创业者有哪些机会?

文 / 创业邦
2022-03-05 09:37

作者丨吴中雪

编辑丨信 陵

题图丨电影《抗癌的我》剧照

1969年7月20日美国率先实现人类登月。之后,美国政府把需要动员举国之力来实现的重大工程都喜欢称为“登月计划”。

近日,拜登宣布重启“癌症登月”计划(cancer Moonshot)。他说,“过去两年,新冠夺去了90万人的生命,而同期癌症导致120万美国人死亡。”登月计划的目标是:用25年将癌症死亡率降低50%,并最终“终结我们所知道的癌症”。

之所以说是“重启”,是因为该计划最初是拜登在2016年初(时任副总统)发起的,2015年,拜登46岁的长子死于癌症。但随后就因次年1月上任的新总统特朗普而搁置。拜登曾公开表示,他竞选总统的原因之一就是重启“癌症登月“计划。

拜登的计划非常庞大,大的方面包括成立“癌症内阁”、组织资金、加速研究和数据分享、推动癌症早筛、检测和疫苗接种、组织和敦促各界参与涉及预防和治疗的科普教育,对相关药品限价,等等。总之,拜登希望整合全美国的科技资源,彻底攻克癌症。

“癌症登月”计划政治上“很正确”,但也并非没有争议。

比如,纽约城市大学公共卫生学教授Nicholas Freudenberg说,“癌症登月”计划并没有在预防、筛查和治疗方面承诺战略性的投资。而且,“癌症登月”的提法不当,减少癌症造成的死亡并不是一个狭隘的技术问题。

他解释说,目前有200多种癌症,每个亚型有不同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更何况癌症深植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人类的吃喝拉撒、吸烟都有可能引发癌症,如何管理污染物,如何提供和支付药物和医疗保健,都跟抗癌息息相关。

另外,制药企业则普遍认为,对药品价格的管制将可能损害药物研发的创新机制。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全球抗癌领域的领先者,美国宣布要给予癌症致命一击,这是向全世界传递出两个信息:一是癌症完全有可能被消灭;二,癌症领域将是未来医药创新的一个主战场。

抗癌:美国VS中国

癌症是人类生命的最大威胁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数据,癌症是全球134个国家的第一或第二大非自然死因。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新增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相当于平均每分钟有36人确诊癌症,18人因癌症死亡。

其中,美国新发癌症228万例,占全球11.8%,新增死亡病例为61万,占全球6.1%;中国新发癌症则为457万例,占全球23.7%,新增死亡病例为300万例,占全球30.1%。

这说明,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中国都是世界第一。

看一个地区癌症控制的水平,死亡率是公认的黄金标准。然而在降低死亡率方面,中国和领先者美国的差距非常大。

根据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统计,从1970年到2020年,美国的癌症幸存者总数增长近六倍,癌症死亡率则大幅下降。癌症患者整体的五年生存率已经达到70%,而50年前是49%。

五年生存率意味着什么?90%的癌症复发或转移发生在手术后5年以内。这意味着,一个病人只要活过前五年,后面的复发风险只有10%。

相比之下,根据2019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报告,目前我国癌症的五年生存率为40.5%。政府的《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宣布要在2030年将这一指标提高到46.6%。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有过解释。

他说,一方面,我国癌症发病前几位大都是预后较差的,比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而美国高发癌症以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为主,预后较好。从五年生存率上看,前列腺癌(98%)、黑色素瘤(92%)和乳腺癌(90%)生存率最高。

另一方面,要想提高癌症生存率,预防(比如控烟)和早诊早治是关键。我国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人群较少,大众主动参加防癌体检的意识不够强,大多数患者在发现癌症时就已是中晚期。

此外,在癌症治疗上,美国的基础研究、药物研发全球领先,可以将新疗法新技术很快应用到临床让患者获益。对于癌症治疗,时间就是生命,国内在这方面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患者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得最前沿的治疗。

比如,著名的抗癌药PD-1抗体药物K药早在2014年9月就在美国获批,2015年和2016年分别在欧洲和日本获批,而进入到中国则是2018年,且价格非常昂贵。

赫捷主任的观点与WTO的研究高度呼应。WTO对几十年世界各国抗癌经验的总结是:癌症死亡率的下降,一方面依赖于治疗手段和药物的进步,但更重要的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的长期努力。同时,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癌症:医药创新的重要战场

一部抗癌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

发展至今,人类手中的抗癌武器越来越多。癌症的治疗已从传统的激素疗法、手术、放疗、化疗,进展到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等多种创新疗法,其中免疫疗法被认为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纪元。

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加上风险投资的加持,中国也出现了一批有竞争力的抗癌创业公司。

比如肿瘤早筛领域,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审批时间长,创新的挑战很大,但中国近几年培育出了燃石医学、泛生子、诺辉健康等多家肿瘤早筛领域的上市公司。

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国目前也有数百家企业参与角逐。虽然产品管线有同质化竞争之嫌,但也出现了一批有独特优势的玩家。

比如百济神州,2019年其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实现了中国原研新药出海零突破;

2020年天境生物旗下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的CD47单抗药物,license out(对外授权)给了国际制药巨头艾伯维,价值近20亿美元;

2021年荣昌生物的胃癌新药ADC新药维迪西妥单抗更是以高达26亿美元的交易总额,授权给了国外知名生物制药公司西雅图基因,也刷新了中国制药企业单品种海外授权交易的最高纪录。

当然,越来越多的license-out,也说明中国创新药的研发实力在不断增强。

总的来说,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癌症都是目前药物研发最活跃的疾病领域之一。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至2020年,美国批准了62款肿瘤新药上市,涉及24类癌种、超过130项适应症。2016年至2020年,中国每年获批的创新药数量增长了6倍,从7个增加至49个,其中抗肿瘤药有16个。

以肿瘤免疫疗法中进展最快的PD1药物为例,自2014年百时美施贵宝和默沙东的两款药物获批上市以来,美国共获批了7款PD1/PDL1药物。截至目前,中国也已经有了8款国产PD1/PDL1药物,信达、恒瑞、君实、百济神州四家企业的PD1药物已全部进入医保,年治疗费用在3-5万元,可以惠及更多中国的癌症患者。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癌症的标志是一只螃蟹。

为什么呢?因为癌症的英文是cancer,最早来源于拉丁语,本意为“螃蟹”。很多年前,医生就发现癌症的行为方式和螃蟹很像,张牙舞爪,到处乱跑。所以很多抗癌协会、肿瘤医院包括一些制药公司,也喜欢把他们的标志设为一把利剑戳穿螃蟹,寓意就是用各种医疗手段,把癌症消灭掉。

最近,医学界有一个重磅消息可能大家都看到了,一个患有艾滋病的美国女子经过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体内已经长达14个月没有检测到HIV病毒了,这意味着她将成为全球第三个经过干细胞移植实现艾滋病长期缓解的病例。

想想多年前,艾滋病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人人闻之色变。而如今,攻克艾滋病的曙光已经初现。

知名的科普作家菠萝说,「关于癌症,有两件事是一定会发生的:第一,癌症患者会越来越多;第二,死于癌症的人会越来越少。」

事实上,早在2006年WTO已经将癌症列为一种可以调控的慢性病,即发生缓慢,痊愈缓慢,就像我们熟知的高血压,糖尿病一样。

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对癌症认知的加深,以及医药科技的进步,无论美国的“癌症登月”计划能否如期完成,人类距离攻克癌症的那一天已经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