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一天做16个肠镜,竟查出2个癌9个瘤!肠癌4个早期信号

文 / 崆峒养生汇集
2021-05-13 09:13

在这个世界上,要说有啥能让人人闻之色变,那肯定是——

前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

其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是:中国新发癌症人数和癌症死亡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一!

此外,这次调查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结直肠癌取代胃癌,成为我国发病率第二大癌。

也许对很多人而言,肠癌相对“陌生”,但无法否认的是,越来越多人被肠癌盯上了。

就在去年,一位三甲医院医生在一天中做了16个肠镜,结果——

三甲医院医生一天做16个肠镜

查出2个癌、9个瘤!

去年夏天,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主任沈忠发布了一个朋友圈,表示自己在非门诊日收住了病人13位,还做了16个肠镜。

其中,16个肠镜中就有2个肠癌、9个腺瘤!

这概率,连医生都直呼吓人!

图源:网络

而近几年,也频频曝出肠癌的新闻,其中还不乏青壮年,实在令人痛心——

据@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前段时间,浙江的15岁小雪被查出患有直肠癌。

据@浙江省人民医院,在去年,浙江的一对父女同一天去做肠镜,结果父亲查出肠癌,女儿查出癌前病变。

去年8月,电影《黑豹》男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罹患结肠癌过世,年仅43岁。

在全国首部规培医生纪实节目《我的白大褂》中,一位刚刚结婚的27岁小伙,不幸查出患有肠癌。

……

看到这,估计谁也没法再说“肠癌离我们很远”、“肠癌是有点个陌生的癌”诸如此类的话了。

众所周知,癌越早治疗,存活率越高。面对来势汹汹的肠癌,我们怎么才能早点把它“揪”出来呢?

上厕所4个表现,当心肠癌来敲门!

在平时生活中,最容易观察且与肠癌密切相关,非便便莫属。

也就是说,便便的一些“风吹草动”,很可能是肠癌来临的信号——

1.排便习惯改变

这是肠癌最常见的表现。

怎么才算排便习惯改变呢?

例如,之前排便很规律,但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里,拉肚子或便秘的情况十分频繁;或是之前一天只排便一次,如今却要一天三五次地跑厕所。

2.血便

当便便通过已有癌症的肠道时,会摩擦病灶表面,就可能出现血便。

然而,不少人遇到血便,会认为是痔疮,也就没当回事,结果耽误了治疗时间。

图源:网络

所以,如果出现比较长时间的血便,尽快去医院检查。

3.一会便秘一会腹泻

肠癌还有一个常见的表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通常是因为靠近肛门的位置发生癌症,肠道变窄,便便难以通过,就容易出现便秘。

同时,为了克服肠道变窄的困难,大肠只得更卖力地促进排便,肠道运动变得活跃,腹泻也就出现了。

4.便便突然变细

如果发现平时挺粗的便便,突然变得像铅笔一样细,也要当心肠癌的可能。

因为肿瘤变大“占道”,便便不得不另辟蹊径,把自己变得“苗条”,以便能顺利排出。

想要尽早发现肠癌,除了留心观察,更可靠的办法是做肠镜。

肠镜检查:发现早期肠癌最直接的手段

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此外,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大肠癌的癌前病变,还可能可以直接在肠镜下进行切除,治疗效果更佳。

这也是肠镜健康检查的另一意义,即能发现并内镜微创处理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

哪些人需要去做肠镜?


根据《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以及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结直肠癌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可分为——

  • 一般人群:推荐50岁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一般每5~10年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大便隐血和肠镜。
  • 高危人群:提前到40~45岁左右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每3~5年接受一次检查。

而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或以上者,即为高危人群——

①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②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③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④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慢性便秘、慢性腹泻、黏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肠癌是种“富贵病”,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会增加得癌风险——

4个“吃”出肠癌的坏习惯

劝你一个都别沾

1.吃得过荤

长期大鱼大肉,会增加得肠癌的风险——

摄入的肉类过多→肉类中的蛋白质、脂肪腐败→产生有害物质→肠黏膜细胞被有害物质反复熏染→发生恶变。

2.吃得过油

经常吃油腻的食物,会刺激胆汁分泌,增加大肠中胆汁酸的浓度,使肠中厌氧菌数量增加。

而厌氧菌中含有一种能促使致癌物质激活的酶,容易导致癌症的发生。

3吃得过精

“精”指的是精米白面,这类食物含糖高,会影响血糖血脂水平。

如果长期吃得过精,会通过胰岛素胰岛素等多种激素,间接作用于大肠上皮细胞,诱发癌变。

4.饮酒过量

长期喝酒,乙醇会使消化道黏膜表面的蛋白质变性,从而增加发生消化道肿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