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日】射频消融术成功治疗原发性肝癌

文 / 健康陕西
2021-02-04 19:00

从2000年开始,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2021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世界癌症日”的活动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I am and I will)”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进程,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治疗手段也日渐增多,除了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中医治疗,还有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每种方法都各有特色,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包治肿瘤,都是两者或者三者的结合,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已经成为肿瘤学界的共识,不同的癌症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所以,选择专业的、正规的医院治疗癌症,是疗效的“保证”。

近年来,肿瘤科坚持“中西并举、微创介入”的特色,不断开拓创新,极大的提高了医院的肿瘤诊治水平。近期,肿瘤科使用射频消融术,成功治疗了一例原发性肝癌。

患者男性,61岁,有“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未系统抗病毒治疗。2018年4月在西京医院上腹部增强CT提示:肝内占位性病变,结合病史符合肝癌表现。在该院针对肝内病灶行射频消融治疗1次,此后定期复查,病情平稳。2020年8月间断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查上腹部B超提示肝内病灶较前增大,未予治疗。2020年10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上腹部增强CT示:肝右后叶可见小斑片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强化趋势,大小约1.8×2.6cm。查肿瘤标志物无异常,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术后恢复良好。2020年12月02日再次住院复查上腹部增强CT示:肝右后叶可见小斑片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强化趋势,范围约1.5×2.6cm。

2020年12月2日CT:肝右后叶可见小斑片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强化趋势,大小约1.8×2.6cm

经过科室讨论综合评估后,建议行“射频消融治疗”,和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于2020年12月05日在CT引导下行“肝癌射频消融术”。

2020年12月5日,CT定位后,张军宽医生将射频消融电极针穿刺到肝肿瘤组织

CT平扫显示:消融针准确插入肝肿瘤组织

肝癌射频消融手术在局麻下进行,伤口只有一个针眼,术后一天患者下床活动,正常进食,无明显特殊不适,术后三天出院。术后1月余,患者来院复查血肿瘤标志物无异常、肝功正常,肝脏MRI示肝右叶病灶无活性,坏死液化。反映出射频消融术微创、快速、可靠的临床疗效。

2021年01月23日,术后50天,复查上腹部MRI示:肝右叶病灶无活性,部分坏死液化

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是在超声或CT等影像设备定位和引导下,将射频消融电极针刺入肿瘤病灶内部,通电后交变电流使电极针顶部与周围组织发生离子震荡,摩擦生热并传导至周围组织,温度达到60~100度,可以使活体组织形成一个预定的球形或类球形凝固坏死,通过增大能量、延长消融时间等技术的发展,获得3~5cm或者更大的凝固范围,达到原位灭瘤的效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精准、疗效确切、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有研究证明,直径小于3cm的肝癌,消融的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但创伤更小;直径大于5cm的肝癌,消融结合TACE、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能明显延长病人生存期。射频消融术除了可用于肝癌治疗外,还可用于肝血管瘤、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肿瘤、肾肿瘤等实体肿瘤的治疗。

看病走新路,医学有介入!

以针代刀术,精准灭肿瘤!

肝癌射频消融小知识

肝癌射频消融适应症:

1、完全消融:

(1)原发性肝癌:单发肿瘤,最大直径≤ 5 cm,或者肿瘤数目≤ 3 个,最大直径≤ 3 cm ;(2)肝转移瘤:原发病灶已得到有效控制、无肝外其它转移、或者肝外转移病灶稳定、肝内病灶预期能完全消融。

2、姑息消融: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消减肿瘤负荷,缓解肿瘤引起的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1)原发性肝癌:无法完全消融、无消融治疗禁忌症,射频消融可单独应用,也可联合其它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2)肝外转移瘤:存在肝外其它部位转移时,可在全身治疗的同时,行肝内病灶消融。

肝癌射频消融禁忌症:

1、肿瘤弥漫分布。

2、侵犯邻近空腔脏器。

3、肝功能Child-Pugh C级。

4、无法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

5、合并活动性感染,尤其是胆系感染等。

6、顽固性大量用水、恶液质。

7、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8、ECOG分级>2级。

9、意识障碍或不能配合治疗。

关爱患者、共同抗癌,在对抗癌症的路上我们一直不曾放弃,我们坚信,“挑战依然存在,但是癌症不一定意味着被判死刑。”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阳光一定就在不远的将来!

来源:西安市中医医院

责编:朱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