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斯迪:人类与癌症的猫鼠游戏中,他如何成为“解语者”?
2019年1月21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了2018年“35岁以下创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中国区榜单。从榜单中,我们看到更多中国创新科研力量的崛起,也看到跨学科、跨领域、并且对落地应用有更强烈企图心与使命感的科研创新,这其中涵盖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NLP、脑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生物科技、自动驾驶等多个不同领域。我们将陆续发出对35位获奖者的独家专访,介绍他们的科技创新成果与经验,以及他们对科技趋势的理解与判断。
关于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榜单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推出“35岁以下创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榜单,旨在于全球范围内评选出被认为最有才华、最具创新精神,以及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 35 位年轻技术创新者或企业家,共分为发明家、创业家、远见者、人文关怀者及先锋者五类。2017年,该榜单正式推出中国区评选,遴选中国籍的青年科技创新者。新一届榜单正在征集提名与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5月31日。
突变,是人类进化的根源,但同样也可能带来不幸,癌症就是其中之一。
癌症的根源在于人体内正常的基因发生突变,更难缠的是,这种突变是完全随机的。对于同一种癌症,不同患者体内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甚至对于同一癌症患者的不同组织,都可能存在不同的突变。
不同的突变之间排列组合,与基因的多样性相互掺杂,或致病、或致命,成为难以解开的暗码。就像是躲在黑暗里的影子,导致癌症的突变隐藏在这堆暗码中,真假难辨。
长久以来,科学家们尝试破解暗码,揪出真凶,而来自耶鲁大学助理教授陈斯迪就是其中一名出色的“解语者”。
在众多繁杂的基因突变中,究竟哪一个或哪一组才是导致癌症发生、发展的关键?怀揣这个问题,陈斯迪及其团队提出了建立功能性癌症基因组图谱的设想。他们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动物模型中引入常见的基因突变,观察癌症的发生并随之筛选反推出癌症发病的关键基因。
但这并不是解语癌症的全部,要对症癌症,首先就要精准的复制癌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陈斯迪团队构建了更为精准的动物肿瘤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精准地模拟分子水平突变,更能完整保留肿瘤发生的原始过程及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原性。这一模型不仅为未来癌症机理研究、“个性化”癌症药物研发及临床试验提供支持,更是未来搭建精准化医疗平台的重要基础。
近日,陈斯迪教授团队在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Methods上再次发表力作,为免疫疗法中的T细胞改造编辑提供新的思路。其团队创造性的进行模块式工程改造,通过AAV-Cpf1系统实现了一个载体对多个位点的基因编辑,完成“一步式”“多位点”的精准基因编辑,该系统大大的缩短了T细胞的改造和增殖时间,为未来复杂的多元件CAR-T构建提供可能。
在谈及自身的科研兴趣及理念时,陈斯迪认为博士后的经历使他受益良多、影响颇深。而曾经师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Phillip A. Sharp与张锋的经历正是他如今研究课题的重要基础。
不仅如此,从张锋那里他看到了革命性技术可能带来的巨大力量。而从Phillip A. Sharp身上,更多的学到了尊重事实、刨根问底的治学之风。
“让生命、让自然告诉你真相”,这是Sharp常说的话,如今也成为了陈斯迪的科研信条。解密自然、解语癌症,所有的答案都没有人为的粉饰。作为一个解语者,他,只是听从了自然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