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发现了“肠道息肉”,要紧吗?五个问答为你解读“肠道息肉”

文 / 嘉兴市第一医院
2018-09-18 00:34

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随着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肠镜作为体检项目之一。那么,面对肠镜报告上的“肠道息肉”诊断,你是否曾为它担惊受怕?是否困惑它和大肠癌有着怎样的联系?需要治疗吗?接下来,就来和大家简单讲讲“肠道息肉”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肠道息肉?

肠道息肉指的是肠黏膜的隆起性病变。多数而言,它是一种良性病变,大小不等,在明确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明确病理性质后可分为增生性息肉、错构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等。

哪些人容易长肠道息肉?

通常而言,家族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病史,长期进食高脂肪、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年龄大于50岁、胆汁代谢紊乱以及长期结肠粘膜慢性炎症是肠道息肉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对于肠道息肉的高危人群,定期检查肠镜便尤为重要。

肠息肉是否会癌变?

研究表明超过90%的大肠癌均由肠道息肉转变而来。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真正有癌变倾向的肠道息肉只是占了其中一小部分。一般而言,肠道息肉从性质上划分,以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最为常见。前者多数由肠道炎症增生引起,几乎不会癌变;后者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类,存在癌变风险,其中又以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

发现肠道息肉怎么办?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肠道息肉≠肠癌,因此无需过分紧张焦虑。其次,对肠道息肉的处理方法基于其本身的病理类型。炎性息肉较为安全,在炎症刺激控制后,部分息肉可自行消失。但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药物治疗无效,若不及时处理,有一定癌变风险。因此,对于腺瘤性息肉,内镜下切除便是安全可靠的方法,但其操作难度与操作风险也根据息肉部位、大小、形态等因素的不同因人而异。

息肉切除后是否就没事了?

息肉并非“一切永逸”。首先,息肉虽然切除,但若是饮食、环境等因素不调整,仍然有再次复发的可能。其次,对于直径>1cm的息肉,有时难以实现一次性切除,而采用分片切除的息肉残端就有复发可能,局部复发率在15-30%之间。因而,即便是息肉切除后,仍建议定期复查肠镜。至于复查时间的选择,取决于临床医师对息肉病理结果、切除完整性、息肉家族史和健康状况的综合判断,通常在1到2年之间,有些甚至建议短期复查(3-6个月)。

作者:王霄腾(消化内科)

编辑:严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