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樱桃小丸子”走了……(附乳腺癌自查方法)

文 / 健康山西
2018-08-31 03:05

我们的哀伤是和年龄没关系的。——小丸子

远离乳腺癌,最简易自查方法!(值得收藏)

怎么办,童年的美好又坍塌了一块。

还记得这个留着锯齿状刘海的小朋友吗?

界哥一早日常刷手机,记忆里的可爱女同学小丸子突然被送上了各大头条,不过这次,有点悲伤。

新闻里白纸黑字写道:日本长青人气动画《樱桃小丸子》原作者樱桃子于2018年8月15日晚上8时29分,因乳腺癌离世,享年53岁。

樱桃子老师原名三浦美纪,1984年还在上大学的她以漫画家的身份出道,《樱桃小丸子》是她在1986年以自己童年生活为蓝本的1970年代故事,主角的姓名也与自己同名。她躲进小丸子的身体,讲述每一个小朋友内心的世界,说不定也是大人们的秘密。

小丸子实在太可爱了,她就是我们自己以及隔壁家的好朋友,成长的喜悦和烦恼都是一样的。

再见啦,樱桃小丸子!

53岁的年纪,恰好处于我国乳腺癌的第一个高峰期。

乳腺癌,有2个年龄高峰期!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约27.89万例,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16.51%,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

我国乳腺癌发病高峰有两个:

第一个高峰:40岁-55岁之间;

第二个高峰:70岁-75岁之间。

不少我们熟知的演艺界的明星,都曾被乳腺癌所困扰。

▼ 陈晓旭:42岁。因《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角被大家熟知的陈晓旭,2007年5月13日,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

▼ 李媛媛:41岁。2002年10月20日,演员李媛媛因乳腺癌在北京病逝,年仅41岁。 曾参演《上海的早晨》、《围城》等。

▼ 李婷:43岁。2012年8月13日,年仅43岁的演员李婷因乳腺癌去世。据悉,李婷与乳腺癌抗争了9年。曾参演《外来妹》《清凉寺钟声》《英雄无悔》等。

▼ 姚贝娜:33岁。2015年1月16日因乳腺癌复发,病逝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年仅33岁。

为什么乳腺癌集中在这些年纪?

1. 更年期是女性的多事之秋

更年期是女性的多事之秋,卵巢分泌的激素开始减少或消失,致使内分泌激素失去平衡,分泌紊乱。此时也是乳腺最动荡不安的时期,是乳腺癌的高发时期。

而且加上中年女性上有老、下有小,在工作、家庭上也有不少的东西需要思虑,长期处于疲劳、压力、坏情绪中,身体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就容易引来癌症。

2.压力大,作息乱

现代女性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往往忽略自身健康。熬夜、吃油炸食品、爱吃甜食,精神负担过重,生活作息紊乱导致内分泌紊乱,就给癌症留下可乘之机。

月经初潮提前、绝经推迟、独身、婚姻持续时间短、性伴侣多以及初产年龄大于30岁等,都对雌激素代谢造成影响。

此外,不少爱美的女性喜欢用化妆品,甚至经常服用一些女性保健品,里面若是含有一定的雌激素,则会对自身激素产生影响。

乳腺癌最喜欢 2类人

“通过和很多乳腺病患者聊天,我发现乳腺疾病容易发生在两种人身上,要么是脾气暴躁的人,要么是性格内向的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外一科主任医师张晓军说。

▼ 脾气暴躁的人:不少女强人检查出乳腺疾病,她们往往争强好胜、性情急躁,属于爱较真的类型。

▼ 性格特别内向的人:往往容易自己“胡思乱想”,有时候生气也不流露,自己憋着容易肝气郁结。

总体来说,负面情绪很容易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跟乳腺疾病尤其是良性乳腺疾病比如乳腺增生等相关。情绪的变化会导致乳腺增生的疼痛加重。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当中,确实容易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其实对其他肿瘤的发病率也是有影响的。

预防乳腺病,要2减1加

在中医看来,乳房属肝,乳头属胃。乳腺疾病跟情绪有关,也跟饮食有关。因此,预防乳腺疾病,首先要做到2减1加:

1. 减少:负面情绪

“总是多愁多虑,疾病就会跟着来,现在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比以前多,我看和现代人思虑多、压力大有关。”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朱南孙就曾在采访中说到。

平时要有个好心态,学会给自己减减压。运动、和朋友聊天、读一些书,都有利于调整自己的心态。

2. 减少:高脂、甜食、雌激素食品

少吃油炸食品、奶油、奶酪及各种甜食,控制脂肪的摄取,避免肥胖,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保健品中的雌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延长女性的“青春期”,也能导致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甚至发生癌变。

3. 增加:体检

乳头溢液、疼痛、乳房肿块都可能是乳腺疾病的信号。

普通人群,35周岁以下的女性可主要使用超声检查;45-55岁围绝经期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钼靶检查。

而有高危因素,如乳腺疾病及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进行定期检查,可以三、四个月查一次B超,半年或一年做一次钼靶。到乳腺专科检查更好,因为专科的大夫意识是不一样的。

乳腺癌发病现状如何?

乳腺癌一直是许多女性的噩梦,一旦发现乳房肿块,更是惶惶不可终日。见鬼,不会得癌了吧?

这种焦虑并非平白无故杞人忧天,今年最新的国家癌症中心数据就显示,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女性癌症发病第一位,每年新发病例约27.9万。

乳腺癌罕见于青春期女性,在育龄期也不常见,但到了45岁左右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迅速增高,40-49岁为发病高峰。我国45岁以上女性乳腺癌占所有病例的69.75%,比西方女性的患病年龄段提早了将近10年。

乳腺癌从发病部位来讲有所谓的“好发部位”,如果把乳房画在纸上,我们以乳头为中心点,分别画一条横线和一条竖线,就可以把乳房划分为四个区域,也就是医生常说的四个“象限”,即外上象限、内上象限、外下象限、内下象限,再加上位于中央的乳头及乳晕区域。

从发病的部位来看,乳腺癌最常发生于“外上象限”,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域”,接下来是“内上象限”,然后是外下象限,最后是内下象限。

乳腺癌会遗传吗?

遗传性乳腺癌是指含有BRCA1、BRCA2、TP53、PTEN等基因突变的乳腺癌。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5%-10%,大多具有家族聚集性。

直系亲属中如有乳腺癌患者则会增加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若直系一级亲属(母亲、女儿)中有1人患乳腺癌,其本人患乳腺癌的危险度增加1倍;若有2人患乳腺癌,则其本人患乳腺癌的危险度增加5倍。若患病者发病年龄越轻,其直系亲属患病的危险度越大。

乳腺癌的遗传因素也包括良性乳腺疾病史,尤其是增生性的乳腺疾病。例如,乳腺患有严重的非典型性上皮增生、可触及的囊肿、复杂的纤维腺瘤、乳腺导管乳头状瘤、硬化性腺病及中重度的上皮增生都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如果存在BRCA1/2基因突变该如何应对?

大家认识到BRCA基因突变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大概是从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开始的,由于存在BRCA1基因突变,她选择了预防性切除乳房及双侧卵巢。

确实,BRCA1/2是一种直接与遗传性乳腺癌有关的基因。正常情况下,它们是两种可以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的基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抑癌基因。它们在调节人体细胞的复制、遗传物质DNA损伤修复、细胞的正常生长方面有重要作用。

  • BRCA1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50%-85%和15%-45%;
  • 有BRCA2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50%-85%和10%-20%;
  • 如果这两个基因同时突变,会使患乳腺癌的概率提高到70%-80%。

另外,在拥有这个基因突变的家族中,乳腺癌患者或者其一级、二级亲属中若有2个或2个以上的卵巢癌患者,则此家族属于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家族(HBOC)

若是HBOC的家族成员,必须要进行终身的癌症监测:

  • 18~21岁起每月进行1次乳腺自检;
  • 25~35岁起每半年或每年进行1次乳腺外科门诊乳腺体检,同时每年进行1次乳腺B超;
  • 25~35岁起每年或半年进行1次盆腔检査、引导超声检査、血清CA125及妇科B超检查。

乳腺癌会有哪些症状?

乳腺癌的症状可归纳为乳腺局部的症状、局部和远处转移的症状以及特殊类型乳腺癌的症状。

1

乳房局部的症状

乳腺癌早期表现为患侧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常是患者无意中发现而就医的主要症状。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是很清楚,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随着肿瘤增大,可引起乳房局部隆起

若累及Cooper韧带(把乳房固定在胸壁上的一组弓形纤维),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即所谓“酒窝征”

邻近乳头或乳晕的癌肿因侵入乳管而使之缩短,可把乳头牵向癌肿一侧,进而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

癌块继续增大,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乳腺癌发展至晚期,可侵入胸筋膜、胸肌,以致癌块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如癌细胞侵入大片皮肤,可出现多数小结节,甚至彼此融合。有时皮肤可溃破而形成溃疡,这种溃疡常有恶臭,容易出血

2

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症状

乳腺癌淋巴转移最初多见于腋窝。肿大淋巴结质硬、无痛,可被推动,以后数目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或深部组织黏着。

乳腺癌转移至肺、骨、肝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例如肺转移可出现胸痛、气急,骨转移可出现局部疼痛,肝转移可出现肝大、黄疸等。

3

特殊类型乳腺癌的症状

有些类型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与一般乳腺癌不同,最典型的是炎性乳腺癌和乳头湿疹样乳腺癌

炎性乳腺癌并不多见,特点是发展迅速、预后差。局部皮肤可呈炎症样表现,开始时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展到乳房大部分皮肤,皮肤发红、水肿、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高。

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少见,恶性程度低,发展慢。乳头有瘙痒、烧灼感,以后出现乳头和乳晕的皮肤变粗糙、糜烂如湿疹样,进而形成溃疡,有时覆盖黄褐色鳞屑样痂皮。部分病例于乳晕区可扪及肿块。较晚发生腋淋巴结转移。

文:健康时报网、医学界肿瘤频道综合

编辑统筹:卢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