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递 | 肿瘤核医学界,刚完成一场学术饕餮盛宴!

文 / 天津市肿瘤医院
2018-08-24 03:06

2018年8月18日,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大会在沈阳召开。大会主题为“肺癌的诊疗一体化”,来自全国30余个省市、地区的300余名核医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肿瘤核医学在肺癌诊断、治疗、评估、预测以及基础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

内容丰富 精彩纷呈

·第四次全体会议

·第一届第六次常委会

·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

·第四次学术大会

·肺癌规范化诊疗专题讲座及MDT讨论

·“高能杯”青年论坛

亮点

1

学术盛宴 大咖云集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影像及核医学诊疗科科主任徐文贵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马庆杰教授致辞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樊卫教授主持会议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吉林省核医学会主任委员、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马庆杰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院长、核医学科主任赵长久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肿瘤中心核医学科副主任Yang Lu教授,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副院长陆嘉德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病理诊断中心主任、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周晓军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内科主任陈鹏教授等会议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亮点

2

再添“新生代”生力军

会中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新增委员56人、常委9人和青年委员79名。戴东、张旭、程竞仪、张万春四名同志当选为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与此同时,专委会新成立的四个专业学组(诊断学组、治疗学组、药剂学组和转化医学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副主委杨辉教授宣布名单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常委合影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青委副主委合影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诊断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治疗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药技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转化医学学组

亮点

3

共话“肺癌的诊疗一体化”

在大会学术交流环节中,来自国内核医学外领域专家分别从肺癌的基础研究、病理与分子病理、临床治疗与分子影像学、放射性核素治疗等方面的国际、国内最新进展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让临床医生更多地了解核医学在肺癌诊疗中的价值及其进展,让核医学从业人员更多地了解肺癌基础与临床的最新进展,增进了相关学科交流、交融,拓展了视野,促进了学科的共同发展。

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核医学Yang Lu教授作专题报告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内科陈鹏教授作专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建平博士作大会报告

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陆嘉德教授作大会报告

河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周晓军教授作大会报告

海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于丽娟教授作大会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章英剑教授作大会报告

肺癌规范化诊疗MDT讨论是本次大会中最吸引人气、讨论最热烈环节。

河北省肿瘤医院MDT团队代表发言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MDT团队代表发言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MDT团队代表发言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三支MDT团队分别呈现了精心策划、认真筛选的疑难病例,会上肺部肿瘤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等多位相关学科专家参与、点评、答疑解惑,通过实例展示与讨论进一步促进了多学科融合、共同促进肺癌的诊疗一体化,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在此次MDT讨论中学到了许多肺癌诊疗的规范和相关前沿动态,受益匪浅。

亮点

4

青年才俊学术PK

青年论坛是展示青年才俊的舞台,代表着核医学的未来,一直以来都得到全体与会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的青睐和关注。本次“高能杯”青年论坛由新成立青委会组织,在优秀论文基础上精选的报告经过现场紧张激烈的角逐,共有21名获得嘉奖。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莫奕文获得一等奖

朱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马拓(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获得二等奖

刘畅(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刘道佳(福建省肿瘤医院)和张茜(山西省肿瘤医院)分别获得三等奖

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影像及核医学诊疗科科主任徐文贵教授在会上指出,本次大会旨在从核医学的角度对肺癌的诊疗进行探讨,为肺癌的合理化诊疗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为合理利用核医学方法对肺癌进行诊疗献计献策,为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供稿、图片|分子影像及核医学诊疗科

编辑|周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