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讲述癌症成因和抗癌之法
癌症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且对人体危害极大的肿瘤疾病,想要远离癌症,或是治疗癌症取得理想的疗效,还是应该做到知己知彼。其实在我国几千年之前,在《黄帝内经》里就有提到癌症,今天我们就跟着《黄帝内经》看看癌症的成因和抗癌之法。
黄帝内经:体寒是癌症的温床
从黄帝内经看癌症:俗语讲“擒贼先擒王”,《黄帝内经·灵枢篇》里头记载:“肠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
寒则积,积则癌
中医上有“十人九积之叹”,不夸张地讲,人的各种疾病包括癌症无不与“积”有关。积是意思其实与“於”类似,由于“於”我们曾多次讨论过,所以这里我们从“积”的角度来分析。
积分主要为:气积、血积、水积、食积、痰积、酒积、肉积,其中,气积伤肝,血积伤血管,水积伤肾,食积伤脾胃,痰积生大病。
积的产生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黄帝内经》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意思是说,寒邪从皮毛进入经络、肠胃募原,导致血脉瘀滞或津液停聚,日久成积。
②《黄帝内经》云: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暴饮暴食使得肠胃络伤而出血,瘀血内停而成积。
中医抗癌原则
中医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中从事中医治疗癌症三十多年的肿瘤专家袁希福他根据自己多年的致癌经验,总结了: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正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种病因病机即: “虚、瘀、毒”,所以在治疗癌症方面主要是针对具体病机侧重实施扶正补虚,消痰化瘀、攻毒散结,以达到恢复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中医在治疗上着眼于局部治疗的同时,必须重视全身的机能的调理,注重元气的充盛。
中医治疗癌症讲究的是辨证灵活,同是一种肿瘤,由于每个患者体质有别,早、中、晚分期不同,并发症不同,表现并不完全一样。在治疗时,根据情况,有守有变,既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又可灵活与其他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各种辨证方法相结合,进行整体的“辨证施治”。
老中医袁希福其独创的抗癌三联平衡疗法在治疗癌症方面能从整体出发,治疗“肿”、“痛”、“水”这些“标”症的同时,更注重辨病因、病机,重点治疗肿瘤“虚”、“瘀”、“毒”三大本质,并且调整全身的免疫和阴阳平衡,所以治疗康复后不易复发,疗效持久稳定。
如今癌症已经不再是不治之症,而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法,控制病情发展,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而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癌症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如今也已经有很多癌症患者在中医中药的治疗下获得了康复,取得了长期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