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肺小结节就是癌症后备军?专家详细说给你听

文 / 扬眼
2018-02-08 16:14

扬子晚报网2月8日讯(通讯员 崔玉艳 程守勤 记者 杨彦)所有的肺癌都是从小结节演变而来,通俗的说小结节是肺癌的“爸爸”。而肺结节病人中有10%左右的患者可能是早期肺癌,通过及时手术切除,那术后其5年生存率接近100%,等于“无罪释放”,他们得到彻底治愈,能和普通人一样生存期限达到七八十岁。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尽早筛查肺癌,2月3日,作为江苏省内首家肺结节诊治示范基地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率先启动爱肺公益行动,同时国内首家肺结节健康之家也正式落户该院。中大医院呼吸内科负责人朱晓莉主任医师指出,爱肺公益行动是由该院呼吸科牵头,覆盖苏皖两省至少50家医院以上,并设立公益基金,符合相应资助条件的贫困患者可免费进行肺癌早筛。

查出肺小结节就是癌症后备军?专家详细说给你听

数据:盲目做CT筛查和外科手术者少了

中大医院2016年和2017年肺结节就诊数据结果显示:2016年接受CT筛查肺结节人数达9482人次,而2017年肺结节CT筛查人数减少至8361人次,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公众对选择低剂量CT筛查随访更客观;相较2016年,2017到门诊(包括呼吸科和胸心外科)就诊肺结节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多,达到了1100人;2016年因肺结节住院的病人有236人,其中通过手术治疗的患者有141人,确诊是肺癌患者有82人。而2017年因肺结节住院病人有305人,其中通过手术治疗的患者有175人,确诊是肺癌的患者有155人。

朱晓莉主任医师分析指出,从近两年的数据对比看,肺结节患者就医日趋理性,过分恐慌感逐渐减少,盲目选择外科手术人数也呈下降趋势。2017年前往医院肺结节门诊就诊的肺结节患者明显增多,但少了很多盲目去做CT的患者。特别令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病人开始客观全面对待肺结节,选择到医院肺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MDT)接受多学科诊疗的人群越来越多,进而在决定是否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判断上更加科学。肺结节经多学科会诊后建议手术的病人,术后诊断肺癌的准确率更高,以中大医院为例,肺结节患者手术后病理诊断为肺癌的比例高达98%。

查出肺小结节就是癌症后备军?专家详细说给你听

案例:肺部小结节不重视,两年后两肺都转移了

70岁李奶奶两年前体检意外查出患有肺结节,约1.2×1.1厘米大小,并提示有肺占位。该院呼吸内科韩淑华副主任医师建议李奶奶做增强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建议1个月后能来复查。可是过了一个月,患者李奶奶没有如约来到医院。两年后患者出现咳嗽等不适症状,才来到中大医院就诊,此事为时已晚。经过进一步CT诊断,原来李奶奶两肺都已经转移,失去了最佳手术机会。韩淑华副主任医师介绍,如果李奶奶两年前能积极配合早筛,如果确诊是早期肺癌,通过手术就能治愈,拖到现在虽然用靶向药物治疗维持,但生存期会明显缩短,十足可惜。

“癌症有很多种,可是对于肺癌而言,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死亡率是占癌症首位的。这是因为约有三分之二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在过去没有靶向药物治疗时,晚期肺癌患者基本是死刑缓期一年执行。现在有了靶向药物治疗,即使治疗花费几十万甚至数百万,患者基本是死刑缓期两年左右执行。”朱晓莉主任医师说。

查出肺小结节就是癌症后备军?专家详细说给你听

爱心:中大携手苏皖50多家医院,启动爱肺公益行动

为了更好地预防肺癌,呼吁公众客观对待肺结节,科学做好肺结节早期筛查和定期随访工作。2月3日,作为江苏省内首家肺结节诊治示范基地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率先启动爱肺公益行动,同时成立了国内首家肺结节健康之家。朱晓莉主任医师指出,爱肺公益行动是由中大医院呼吸科牵头,覆盖苏皖两省至少50家医院;设立公益基金,符合相应资助条件的贫困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申请免费进行肺癌早筛等检查及咨询;建立肺结节人群的电子随防档案,逐步与基层医院信息化共享;定期进行病人宣教、前往基层医院(集团医院)进行培训、开展肺结节相关读书报告会以及通过媒体对市民进行宣教,让更多百姓获益。

肺癌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延长生存非常关键,而基层医生在肺癌早诊早治方面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6年7月17日,南京地区首个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落户中大医院;2017年9月2日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授予中大医院为江苏省内首家肺结节诊治示范基地,同时25家中大医院集团基层肺结节诊治中心揭牌成立。朱晓莉主任医师指出,

爱肺公益行动有助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肺癌的早筛及早期管理能力,方便肺癌患者在上下级医院间的转诊联动。如今国内国首家肺结节健康之家落户中大医院,可谓是锦上添花,通过患教活动让更多的肺结节人群能客观正确看待肺结节,不可忽视但又不必过分恐慌。

查出肺小结节就是癌症后备军?专家详细说给你听

提醒:高危人群需定期做低剂量螺旋CT检查

近些年,肺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的原因在于,过去肺部体检主要是拍X光片,但X片对于小于1厘米的结节有时难以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体检都是低剂量螺旋CT,连2毫米以上的结节都能发现,所以检出率就高了。

朱晓莉主任医师指出,对于普通人来说,盲目、过度体检是没有必要的,需要避免过度治疗。而对于肺癌高危人群是需要每年做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所谓的“肺癌高危人群”,即40岁以上、吸烟≥20包/年,其中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以及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罹患恶性肿瘤或肺癌家族史。

专家指出,如果体检中发现肺结节,不要过度惊慌,因为大部分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但也不要太过忽视,应及时就医,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如胸部CT定期随访、纤维支气管镜、CT定位下穿刺、痰细胞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避免早期肺癌拖成晚期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