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世界抗癌日 | 拒绝流言四起的朋友圈,肿瘤专家给你一颗定心丸

文 / 天津市肿瘤医院
2018-02-04 18:24

戳图了解详细内容

近期揭晓的

《2017年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

引起大众的目光

透过现象,挖掘问题本质

流言中也夹杂不少大众的“防癌疑惑”

今日,小编邀请相关肿瘤专家

对应分析那些“热点话题”背后防癌的妙招

生活篇:辐射防护,不可忽视

流言榜NO.3:微波炉加热食物致癌

终极辟谣: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问题来了:生活中如何预防辐射危险?

生活中的电离辐射无处不在,大家更多希望的是如何将那些看不见的辐射危害降到最低。在医院中,很多人对不少影像检查项目存在戒备心理,究竟哪些检查需要引起大家注意呢?

PET-CT辐射大,究竟做不做?

检查特色:作为核医学的代表,PET/CT是将PET与CT技术融为一体,通过一次显像,可以获得全身各个部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达到早期发现病灶、诊断疾病的目的。由此,不少患者担心检测可能带来的辐射。

解除疑惑:专家表示无须担心。做全身PET扫描时使用的CT剂量,目前大部分是采用低剂量或自动毫安控制技术,可以根据人体的不同特点自动调整参数,在保证临床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会将检测剂量降到最低。

低剂量螺旋CT,哪里找?

检查特色:降低剂量,并最大程度确保了扫描的分辨率和准确程度,这就是低剂量螺旋CT用于肺癌筛查的最大优势。对于肺癌高危人群,每年一次的低剂量螺旋CT检查必不可少。

解除疑惑:目前,正规的专科肿瘤医院一般都有低剂量CT,可以打电话咨询问清楚后再去接受检查。

影像检查,应该怎么做?

专家提醒,患者在做CT、DR、CR、牙科、乳腺等X射线拍片或透视检查时,对非照射部位,特别是甲状腺、眼睛、敏感器官进行屏蔽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辐射,这样就能把电离辐射对人的损害降到最低。

饮食篇:预防癌症,饮食要全面

流言榜NO.6: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

终极辟谣:无害。乳腺癌患者慎食

问题来了:乳腺癌难道是吃出来的?

专家指出,我国乳腺癌发病的增加,与生活方式西化有很大关系,高糖、高热量饮食导致体重增加也是危险因素。

水果代替蔬菜

现在很多人用水果替代蔬菜,这种生活方式是错误的。近10年来,我国公民水果的摄入量增加了30%,蔬菜的摄入量降低了26%,殊不知水果含糖量远比蔬菜大

高脂饮食

肉类:吃肉类食品较多,不只摄入热量过多,一起也会摄入更多的胆固醇。而胆固醇会影响人体排泄更多的荷尔蒙,而绝大多数胸部肿块都是与荷尔蒙排泄有关的。

甜食:吃糖过多简单致使肥壮,进而添加患乳腺癌的危险。

含激素类食物

对于乳腺癌患者,这类食品能不能吃,主要看自己是不是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如果是的话,就要杜绝一些含有激素类的食品,因为这类乳腺癌是依赖激素生长的。

预防癌症,应该怎么吃?

专家强调,抗癌首先是不吃什么,而不是要吃什么。少吃点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少吃点重口味的食物,少为了贪一时口欲而放纵自己的胃,或许癌症就真的离我们远了许多。

检测篇:科学防癌体检是关键

流言榜NO.8:滴血能“测癌”

终极辟谣:适用于患癌人群;

并不能直接检测出癌症。

问题来了:癌症基因检测究竟何用?

癌症基因检测

目前,癌症基因检测主要用于3个方面:

1、指导癌症预防的基因检测

肿瘤相关病毒基因检测以及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可以有效地预防癌症发生,尤其适用于慢性肝炎、慢性宫颈炎等病毒感染人群以及家族中有癌症病例的人

2、指导个体化治疗的基因检测

对于癌症患者,通过不同癌肿的类型分型、耐药基因、肿瘤个体化用药的基因检测,可以指导医生制定有效的、毒副作用最小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才能让患者最大限度获益,真正实现精准医疗。

3、预测转移风险的基因检测

通过检测癌细胞自身转移相关基因水平相关样本,就能在癌症早期预知其转移能力,从而指导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哪些人值得做癌症基因检测?

专家建议,需全部满足下述三个条件:

1、此人有个人或者家族性遗传性癌症的危险。

2、检测结果能够给出是否存在致癌基因的明确解释。

3、检测结果有助于此人将来的医疗照顾。

如何尽早发现癌症信号?

专家强调,30岁以后要每年做个体化防癌体检则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坚持体检是发现早期肿瘤的最佳途径,这也是人为可控的好方法。

编辑|周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