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痛风药的分类及作用特点都有哪些?安全合理的科学用药很重要

文 / 赵桂宪大夫科普
2021-05-07 18:35

每次亲朋好友聚会,你会不会点些啤酒、海鲜和烤肉来助兴,在享用美味的同时,还会想一想,这样做会不会给痛风带来温床,破坏你的健康?那痛风又是什么呢?古代医家曾在《方志》中记载:“夫古之所谓痛痹者,亦为今之痛风也”。如虎咬之状,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而以其耳名之。西伯利亚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也记载着痛风的病症,称之为“王之疾”、“富贵病”。

痛风是机体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合成或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属新陈代谢性风湿类疾病。由超饱和的细胞外液形成的一组病症,通常是以单钠尿酸盐的形式沉积于关节、软骨和肾组织。有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关节强直或畸形,痛风石形成,痛风肾病等。

代谢综合征(MS),2型糖尿病(T2DM),高血压(HP),心血管疾病(CHD),慢性肾病(CKD)等疾病的发病和发展具有独立的危险因素,它是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之后,又一个被联合国列为21世纪人类20大顽症之一的“高”疾病。所以,降尿酸抗痛风,刻不容缓!但是,治疗痛风的药物种类众多,作用机制各异,疗效与副作用往往同时存在。所以,如何安全、合理地科学地使用抗痛风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根据其分类和作用特点介绍一下抗痛风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以供参考。

一.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潜伏期:

此时血尿酸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虽然暂时没有尿酸结晶现象,但决不能忽视此一症状,这是痛风发生的前兆。在高嘌呤食品中严格控制摄入量,降低尿酸水平是避免痛风发生的关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降低痛风的发生率。经常检查血尿酸浓度,必要时服用促进尿酸排出的药物如丙磺舒等,以维持尿酸水平在可控制的正常范围内。

二.急性痛风关节炎期:

当中性粒细胞吞噬尿酸结晶时,大量尿酸从血液中析出沉积于关节,导致关节红、肿、热、痛。治疗的重点是急性期控制症状。

适宜的选择性药物

1.秋水仙素;

对严重急性痛风发作有特效作用。该药物通过减少白细胞浸润和吞噬作用,减少乳酸的形成,有效减少尿酸结晶沉积,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因为秋水仙素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在每一疗程之间,应停药3天,以减轻毒副作用。消化道不良反应以腹泻、腹痛、恶心和呕吐最为常见。药物使用过多容易导致可逆性外周神经病变或器官衰竭,严重的可在药物使用24~72小时内死亡。死亡原因以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等为主。其它还有肌溶解,脱发,皮疹,发热,痉挛和意识障碍等。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以及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妇女应该被禁用。

2.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它主要通过抑制环氧酶(COX),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的生成,起到解热,止痛,抗炎的作用。特别适合60岁以下无肾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活动性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因COX-1受到抑制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胃肠出血、肾损伤、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目前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已被选择性COX-2抑制剂替代,常用药物为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临床疗效接近于非选择性COX抑制剂,但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血管系统,避免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

重度急性痛风发作伴全身症状,秋水仙素或NSAIDs治疗无效者,可单独或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口服皮质激素治疗,常用的是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在发作开始缓解后,会逐渐减量,一般在7~10天停药。还可以采用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等方法。例如甲泼尼龙静脉注射,在症状开始好转后,每次逐渐减半,连续服药5天。尿潴留、高血糖、血压升高、肾病、胃肠溃疡等是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撤药后易出现反弹,应尽量避免频繁或重复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

4.氨基葡萄糖。

对骨关节炎有选择性的作用,可以修复结缔组织,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它没有胃出血等不良反应,而且耐受性好,可减轻骨性关节炎引起的痛风等所致的肿胀和疼痛,以及关节僵硬等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早上及用餐时口服,连续服药不少于6周,间隔2个月后可重复服用。呕吐,便秘,腹胀,腹泻是其胃肠道的轻微不良反应,其它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瘙痒,皮肤红斑。

三.痛风间歇期及慢性期。

抗尿酸合成药:

1.别嘌醇类

是黄嘌呤与次黄嘌呤的类似物。通过阻断次黄嘌呤和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可以竞争性地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降低血尿酸浓度。主要的副反应有胃肠反应,头痛,肾炎,肝毒性,骨髓毒性,过敏反应等。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600~800mg/d剂量时,尿酸的达标率可达75%~80%。

2.非布司他

作为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的选择性抑制剂,可以抑制尿酸的合成,降低血清中的尿酸含量。处理时,不需考虑食物及抗酸剂等对疗效的影响,但对有中度及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适当调整剂量。它的降尿酸疗效及安全性显著优于其它降尿酸药物,降尿酸的达标率高达95%。

3.托匹司他

作为一种新的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它能同时抑制黄嘌呤脱氢酶和黄嘌呤氧化酶,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别嘌呤醇。Topast他具有剂量依赖性,160mg/d能有效降低III期慢性肾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肾排出尿酸的药物:

1.丙磺舒

降低血中尿酸浓度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从而减少尿酸沉积。主要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偶可引起消化道溃疡。容易诱发肾结石,应多喝水,同服一些药,使尿碱化。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肾功能不全、伴有肿瘤、高尿酸血症、使用细胞毒性的抗癌药物、放疗等均可禁用,因可引起急性肾病。

2.苯溴马隆

对肾近曲小管起作用,能促进尿酸排泄,本身半衰期短,但其代谢产物6-羟基苯溴马隆半衰期长,是苯溴马隆促尿酸排泄的主要活性物质。作为CYP2C9的抑制剂,应避免与华法林等依赖此酶的药物同服,以免发生药物间相互作用,严重不良反应为肝毒性。

3.雌激素

能促进肾排泄尿酸,痛风女性发病时间明显晚于男性,且发生痛风的风险比男性高1/20。常规药物雌二醇和乙烯雌酚能促进肾排泄尿酸,对患高尿酸血症的绝经后妇女也可采用激素替代治疗,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小肠排出尿酸的药物。

当血尿酸急剧升高或严重肾功能不全时,痛风病人肠道内尿酸的分解与排泄将导致其代偿性增加,进入肠道的尿酸量将大大超过排泄能力。药炭是活性炭的吸附剂,它能吸附尿酸和其他有害物质,并促使尿酸从肠道排出。

降低尿酸的辅助药物:

1.降血压药物:氯沙坦钾有一定的促进尿酸排出的作用,它对近端肾近曲小管上的尿酸盐转运蛋白有抑制作用,通过阻断阴离子交换途径使尿酸排出增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URAT1,使肾小管液中尿酸排出减少,促进剩余尿酸排出有关。

2.降脂药物:HUA与痛风共同导致血脂紊乱,高甘油三酯血症是HUA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常用2种降脂药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均有促进尿酸排出的作用,适用于HUA/痛风并发血脂异常患者。

3.降糖药物:大多数降糖药物都可以通过促进尿酸排出,降低胰岛素抵抗等机制起到降尿酸的作用,例如磺脲类和噻唑烷二酮类。

仅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出现痛风,其余患者无症状,因此,尿酸过高并不等同于痛风,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防治痛风,包括:

1.限制饮酒;

2.减少食用高嘌呤食品;

3.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降温;

4.减少摄入高果糖饮料;

5.充足的饮用水(每天超过2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