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明基医院:关节置换手术解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双腿走路难问题
双膝同时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后一个月,汪阿姨再次来到医院复查,满脸的喜悦。
“24年了,感觉这双腿终于又是自己的了!”
被支配了24年的痛苦,汪阿姨身体的各个关节都陆续受到影响,尤其是这双腿,都源自这个叫做“不死的癌症”——类风湿关节炎
“怎么都没想到会突然得这个病。”回忆起得病这24年,今年65岁汪阿姨一直不解。24年前,也就是在咽喉炎用药一个月后,出现双肢疼痛后被诊断出类风湿关节炎,从此就开始了她与类风湿关节炎长期“相伴”的日子。
类风湿关节炎最主要的表现是手指关节的僵硬,如果严重的话会导致关节畸形。比如手指像天鹅脖子一样。
患类风湿关节炎,成为攻击对象的是自身关节囊内侧的滑膜。滑膜发炎,会形成炎性肉芽组织,从关节囊的连接部分开始扩散。随着炎症发展,滑膜增生,炎性肉芽组织增多。于是炎性肉芽组织开始进入并破坏关节软骨、骨骼。继续发展下去,关节软骨会遭到完全破坏,甚至连接骨骼与骨骼的关节可能变得不能动弹。关节遭到破坏,导致关节畸形,如果治疗不完全奏效,在10-20年间会造成严重的运动残疾。
而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病程10-15 年和大于15 年的致残率分别为48.1%和61.3%。也就是说,在病龄15年以上的患者中,至少60%的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疾。
关节置换,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重获行动能力
自从汪阿姨被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各个关节开始出现疼痛,整日用药进行止痛尚可维持基本生活,但长久之后,双腿所受的影响对她的生活造成的负担越来越大。
从一开始的微痛,到渐渐不能弯腿,再到今年开始站不直、发抖,只能依靠拐杖进行行走。直至今年10月,双腿行动能力退变得更厉害,用不上力,抬不起腿,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更别提下床走动。只能整天待在床上,生活逐渐不能自理。
经朋友介绍,汪阿姨找到苏州明基医院骨科医学中心主任杨同其教授。听说杨同其教授是关节外科方面的专家,在风湿病关节病的研究颇深,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外科治疗上造诣也很高。
经门诊影像检查发现,汪阿姨双腿膝关节诸组成骨骨端边缘骨质增生变尖,髌骨上缘大量骨赘形成,滑膜大量增生。由于受到长时间的“攻击”,汪阿姨的双膝关节屈曲45°畸形,没有伸屈活动度了。
杨同其教授告知汪阿姨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可以缓解她的这一症状,极大的可能让她重获行动能力。
“人工关节,是不是要把骨头锯掉哒?”
人工关节置换术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把骨头都锯掉,再换成金属的关节”,而是将已磨损的关节软骨面去除,换上耐磨的人工假体,并同时矫正膝关节退变产生的畸形。人工关节置换距今也有50年的发展历史,成功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会给患者带来一个无痛、功能接近正常的关节。
但当双侧腿都需要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时候,一般建议两条腿是分开进行手术,且两次手术时间间隔至少3个月。
“既然都手术了,为什么不能一次性两条腿都换了?”
汪阿姨得知关节置的原理后,便迫切的想要立即手术,而且希望是一次将两条腿都进行关节置换。她认为,一条腿术后已经能够行走了,另外一条还得再被痛苦给折磨着,对她来说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改善。她再次向杨教授求助。
针对汪阿姨的情况,杨教授再次进行全面的评估,做了充分的准备。10月下旬,汪阿姨接受了双膝同时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全程3小时45分钟,成功置入人工关节。
术后第2天,在骨科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汪阿姨已经能够自主抬起自己的双脚了,这让她十分欣喜。术后第3天,汪阿姨已经可以在床上屈伸膝关节活动锻炼。术后一周,在骨科医护的鼓励下,汪阿姨第一次尝试自己下床站立。术后14天,在不需要他人助力的情况下,汪阿姨可以借助助行器缓慢行走,双腿也终于能够伸直了。
术后一个月,汪阿姨来到杨同其教授门诊复查,汪阿姨已经可以尝试扔掉助行器进行行走了。
这双腿被类风湿关节炎折磨了24年不能好好行走,一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后,也终于让她再次回到了年轻时候的感觉。为了表示感谢,汪阿姨还特别定制了锦旗,以表示对骨科杨同其教授以及骨科所有医护的感谢。
“我也没想到会好的这么快!真的是太开心了!”
对于这样的术后效果,汪阿姨表示很惊喜。目前苏州明基医院骨科已为近百名患者成功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皆受到好评。但其实,关节置换手术的开展不仅是骨科孤军奋战,一位患者从住院到手术到下地行走,还需要“四个关键”。
苏州明基医院关节置换的“四部曲”
第一部:术前康复介入
常常不为医患双方重视。实则会导致术后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病程延长,影响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效果。
术前康复介入至少有以下三个好处:增强患肢肌肉力量,为下一步功能练习打好基础。协助患者制定合理、个体化康复计划,告知患者整个围手术期康复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认知,消除恐惧心理。通过术前康复中的功能评估,对预后作出客观的判断,指导临床治疗。
第二部:镇痛、镇静
手术前三天,手术医生会同麻醉科医生对每位患者疼痛耐受、疼痛阈值进行全面评估,拟定全面的手术镇痛方案,根据病人的个体状况,给予手术前超前镇痛药物。应用这些药物的目的是减轻患者被关节疾病疼痛折磨导致的超敏反应,在手术疼痛产生之前就给药,提高患者对疼痛的痛阈,降低对疼痛的反应。术中“鸡尾酒”联合镇痛药物疗法,可以让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后不会迅速产生疼痛刺激。
术后自我疼痛管理模式,应用自控式止痛泵,则是让病患自己来控制药物的应用,“我觉得疼痛了,我就可以按一下控制装置,给自己用一点药物,可以达到随时应用,即时起效”。另外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可以进行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既能够达到止痛效果,又能减少单一用药带来副作用。
第三部:精准微创手术
做关节置换与机械系统修复原理差不多,但更为微创精确。微创观念贯穿关节置换全过程,精确度介于毫米之间。
具体体现为: 将微创的理念贯穿于手术整个过程,保护该关节周围相应的肌肉、韧带、血管、神经,尽量在人体构造中自然存在的间隙操作,应用相关的器械在关节囊内操作,熟练、准确地应用手术工具,保证质量并且尽量在短的时间内完成关节置换。
举得不恰当的比喻,肌肉群好比高速公路的路面,神经好比高速路上的各类信号灯、指示屏的信号线路,膝关节好比高速枢纽的立交桥,手术换关节就是要把+不能再承担运输任务的立交桥给换掉。
第四部:术后尽早康复锻炼
积极进行康复训练的目的有几个:尽早下地进行康复训练是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而可能造成肺部血栓而丧命的根本手段;虽然手术创伤较深较大,但积极地适量的康复运动是促进伤口愈合及加强生长的良好方式;通过康复运动,可以建立积极地康复心理,这也是下一步全面恢复患肢功能的内在保证;康复运动可以使排泄尽快恢复正常,也是使进食正常并增加营养摄入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