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早期类风湿的标准,中国制定

文 / 类风湿互助
2019-09-10 17:42

HI,各位亲爱的患友,我是华佗妹妹。今天在类风湿互助app里,有位专家介绍了一个许多患者尚未了解的类风湿早期诊断标准。现在就分享给大家。

大家都知道,‍‍‍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关节炎症为主的慢性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疾病,早期有游走性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导致残疾。

首先,我们来看看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的主要症状:

类风湿早期临床上起病急,关节明显肿痛,伴有关节周围组织轻度水肿,局部温度增高,压痛,可有关节积液征象,关节活动受限或完全不能活动。晨僵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或因疼痛而不表现晨僵。病程在2——6个月至1年之内,或已确诊的类风湿病人新发病的关节肿痛在1——6周。实验室检查见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关节X线见关节肿胀,关节间隙增宽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

事实上,类风湿的中晚期由于症状明显,患者也已经病痛缠身,是比较容易诊断出来的。但是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且容易和其他风湿类疾病相混淆,所以我国的医学专家在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早期类风湿关节炎(E-RA)分类标准,经验证,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其他标准。

此标准仅5条:

1、14个关节区中至少3个以上关节区关节炎

2、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至少1处关节肿胀

3、晨僵≥30分钟

4、RF(类风湿因子)阳性

5、抗CCP抗体阳性

满足以上5条中的3条可以分类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

总之,华佗妹妹提醒大家,因为类风湿关节炎和其它风湿类疾病的症状有相同或者相似之处,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以免出现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