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社会因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

文 / 天下第一痛
2019-07-18 15:28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临床上存在相当一部分患者,虽然接受了积极的药物治疗,但关节肿痛仍未得到改善,甚至持续加重,且这类患者往往会不同程度地伴有不良的情绪状态,表现为不安、紧张、恐惧,或终日愁苦、易悲伤,还伴有早醒、失眠、多梦、食欲差、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殊不知,心理社会因素与类风关病情有密切的关系。

风湿类疾病,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心理社会因素是疾病产生、发展以及转归等过程中不容忽视的致病因素。调查了1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74%患者因重大生活事件导致诱发或促进病情加重,其中包括家有重症病人、配偶死亡、夫妻分居或离异、家庭矛盾、失业或待业和住房困难,上述这些患者都存在着某种焦虑、忧伤、恐惧或矛盾情绪所引起的紧张、不良或恶性刺激,提示心理社会因素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或加重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有力地支持了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心身疾病的观点。

心理社会因素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心理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情绪因素、认知因素、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1、 情绪因素

人的情绪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如乐观、开朗等对人体活动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有利于身心健康;而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常会影响人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心身障碍。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有多种不良情绪,其中最常见的是焦虑和抑郁,而持续的焦虑和抑郁往往伴随着关节炎病情的加重,具体表现为关节压痛、肿胀数增加、握力下降。而且,多项研究表明情绪因素是其他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加重的重要中介。

2、认知因素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在情绪障碍的患者中,常伴有若干认知曲解及不恰当的想法与观点,如过分夸大与缩小、任意推断、绝对化要求等。这些认知曲解是导致患者痛苦的直接原因。相当一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尤其是新发病的患者,对疾病持有错误的认知,有的患者认为只要患了类风湿关节炎就一定会关节严重变形,丧失劳动和生活的能力,而且无法医治,从而陷入严重的恐惧、紧张或是对未来失去信心,陷入悲观与绝望。也有的病人对于关节炎这种慢性疾病的特点没有认识,认为必须在不服药的情况下症状完全消失且永远不再复发才是所谓的治愈,而事实上这种绝对化的要求根本不可能实现,持有这种非理性信念的病人极易陷入情绪困境中不能自拔。也有的患者认为控制关节炎病情的药都有极大的毒副作用,服用了就会发生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终日惶惶不安。不合理认知或认知曲解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良的情绪行为反应,持续的不良情绪则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加重。

3、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和性格缺陷是心身疾病易患素质的最主要因素。有研究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了50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个性特征并分析其与病情的关系,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情绪稳定性差,内倾个性者多。因此,内向、多疑的人格特征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和病情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4、应对方式

采取不同行为方式的能力,也直接影响了个体对挫折的认知和情绪反应,减少精神痛苦,维持内心平衡。多项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往往采取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如回避和屈服。不少患者不能正式自己的疾病,表现为抵触就医、不配合医生治疗。还有一类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患者,对疾病控制失去信心,采取消极的方式对待疾病,不按医嘱服药,生活上无节制,甚至放弃治疗,极容易导致病情的加重。多项研究发现,患者越倾向于采用屈服的应对方式,生活质量越差。

5、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一般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能获得的他人在精神上的支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社会支持同样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经济支持,类风湿关节炎病情顽固,病程伴随终生,每个患者均须长期承担为数不少的医疗费用,尤其是某些价格高昂的新型药物普通工薪阶层及农村患者难以承担,短期使用后病情减轻,却因经济原因而骤然停药导致病情反复的患者不在少数。即使使用传统药物治疗,对于普通家庭、 尤其是没有医疗保险的外地和农村患者仍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在临床上发现许多患者出于省钱的目的自行减少药量,延迟复诊时间,导致病情迁延反复,甚至不断加重。另一方面是精神支持,患者长期被关节肿痛、僵硬折磨,许多患者因关节功能下降而影响工作、活动,甚至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这必定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打击,因此心理支持,尤其是家属的支持对患者尤为重要,所遭受的病痛被人理解,不断受到关心、鼓励可给予患者莫大的安慰,并能增加其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心理社会因素的各个方面对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进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良情绪、不合理认知、内倾的人格特性、 消极的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的不足这些因素可单独或相互作用,加重类风关病情。因此,在药物治疗类风关的同时,有必要通过心理干预、行为指导以及积极地社会支持,患者也应当学会自我调节,通过正规渠道学习疾病知识,正确地认识疾病,与其他病友融洽地交流,培养适当的兴趣爱好,从事适量的文体活动,解除不必要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疾病,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