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疼打封闭,救了关节还是害了关节?

文 / 骨事汇
2019-03-14 11:35
关于封闭,一些体育新闻中常有:某某运动员赛前打封闭,坚持带伤比赛。便知道封闭可以快速止痛。在关节疼痛的治疗中,医生也常建议封闭治疗,但是我们也听到过这种说法:封闭针治标不治本、副作用大、还有成瘾性。

那么,打封闭,到底救了关节还是害了关节?

封闭针的起源

“封闭疗法”起源于前苏联和英国,距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如今在专业领域中已不再使用这一词汇,因为该词含义比较笼统,已经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出目前应用的疼痛注射治疗方法,而是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具体分为痛点注射、病灶注射、神经阻滞等。但我们老百姓仍习惯称之为封闭治疗或者打封闭针。

关节疼打封闭,有什么作用?

关节是比较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不管是长期劳作磨损(软骨退行性改变),还是受到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类风湿性关节炎),都会激活身体的免疫系统,引起无菌性炎症,产生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碍。

而消除疼痛,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抑制无菌性炎症,一种是阻断疼痛信号向神经传导的通道。

而封闭针将一定浓度和剂量的激素(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和麻药(倍他米松、利多卡因等)混合,注射到病变区域内。可同时起到以上两种作用:

  1. 激素类药物能抑制免疫反应,驱散聚集在患处的炎性物质,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 封闭针里的麻药能阻断向大脑传递疼痛信号的神经通道,快速缓解疼痛。

打封闭,会不会害了关节?

很多人认为“封闭针”治标不治本、有成瘾性、副作用大,其实封闭治疗用药量较小,药物作用在局部,且用药次数少(通常少于3次),一般不会对人体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封闭疗法是治疗关节疾病有效的方法之一,不会害了关节。

封闭治疗的适应症

  1. 慢性劳损性疾患,如腰韧带劳损、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跟痛症、滑囊炎、肩周炎等。
  2. 狭窄性腱鞘炎,如拇长屈肌腱腱鞘炎、拇长伸肌腱鞘炎等。
  3. 退行性变疾病,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
  4. 急性损伤性疾病,如急性腰扭伤、软组织扭伤、创伤性滑膜炎等。

封闭治疗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1. 局部药物过敏:可单独用类固醇药物
  2. 骨关节结核及骨肿瘤
  3. 化脓:局部或全身感染(不能注射)
  4. 骨折部位:会延迟骨折愈合
  5. 关节手术前:增加感染风险
  6. 儿童:18岁以下关节病变通常为全身性关节病的局部表现,一般不需注射
  7. 患者不愿意接受注射治疗

相对禁忌症

  1. 糖尿病:血糖升高可持续数日或更长,化脓感染风险增大
  2. 免疫抑制:疾病(白血病,艾滋病)或药物(全身应用类固醇)
  3. 较大肌腱病变:如跟腱,髌腱
  4. 出血性疾病
  5. 抗凝治疗
  6. 神经源性疼痛:注射可加重疼痛

封闭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般封闭治疗后疼痛反应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轻,2~3天后疼痛消失。这种情况属于正常反应,不必特殊处理。

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无菌技术,注射的量和次数要适中。若封闭后局部疼痛肿胀持续加重,伴有发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时应考虑感染发生,应及时采取局部制动,使用抗生素和局部外敷消炎止痛措施,如已化脓应切开引流。

四肢封闭一旦血肿可以加压压迫 ,防止血肿扩大。颈、腰椎硬膜外封闭后,应注意观察下肢疼痛、感觉、运动的变化,如出现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和神经根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尽快手术治疗。

德尔康尼对于封闭治疗的理念

打封闭是治疗软组织慢性损伤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骨科保守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为了防止感染,要求在无菌处置室进行,要对注射部位严格消毒,医生要戴无菌手套,注射部位要准确,用药选择要恰当,需要根据病情严格掌握剂量,注射后要用无菌敷料粘贴针眼部位,注射后要观察15分钟,防止过敏反应和其他反应,封闭后3天内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防止污染。

虽然封闭疗法止痛效果好,但不能长期应用。一个部位不能反复进行注射,一般一年内不要超过三次。如果疗程结束,疼痛的症状仍然不能缓解,就要好好查清病因,对因治疗。

本文审稿专家: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张有磊

End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医保编号:02155008 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编码:1100001006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