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易发呼吸道疾病,咳喘反反复复,如何预防?

文 / 健康界
2021-03-28 01:36

作者:平遥中医

春天,万物回春,“百草回芽”,亦是”百病易发”的季节。俗语“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说的就是春天气候的多变性。

虽然春季逐步回暖,但早晚温差较大,气温较低,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不时还会出现倒春寒。机体很难适应阴晴不定的气候,容易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这个阶段也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

容易新感而发病,出现咽痒、咽疼、咳嗽、有痰、发热等。也容易引起每年都常发生的老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咳喘病,包括咽炎、支扩合并感染、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间质肺以及部分有肺部基础疾病的肺癌病人。还可以诱发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临床症状早期可能有咽痒不适、鼻塞、流涕,继之咳嗽,甚至有发热、喘息气急、胸痛不舒、痰由白转黄等症状,就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发展成了肺炎。 而对于原本就患有咳喘等慢性肺部疾病的老患者来说,更是容易病情复发或加重,表现出咳嗽气急、咳痰由少增多、喘促加重、动则气短、胸闷等症状。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咳喘病呢?一起了解中医优势,做好自我健康防护。

一、穴位按摩

1.按揉迎香

迎香穴在鼻孔两侧,鼻唇沟内模平鼻中点。用两手食指分别按住迎香穴按揉30次。

按:鼻为肺窍,为邪气入侵肺脏的通道,迎香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具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鼻塞、鼽衄等症。

2.按摩风池

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相平处。用食指、中指一起按摩风池穴30~50次。

按: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会穴,阳维脉主阳主表,风池为风入之门。对于治疗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炎,热病,感冒效果良好。

3.揉按鱼际

鱼际穴是手太阴肺经之荥穴。按摩大鱼际穴,帮助促进血液循环,疏通脉穴,可增强肺主皮毛的功能,帮助人体提供抵御外邪的能力;改善易感体质,达到保健养生之功效。

按摩此穴,可解表、利咽和化痰的功能。有支气管炎、肺炎、咽炎等疾病的人群,都不妨通过按摩鱼际穴来辅助治疗。

二、艾灸

中医认为艾灸能温补阳气,提升自身免疫力,可以更好地抵抗病邪入侵,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艾灸治疗简单易行,可选择神阙、关元、足三里、肺腧这几个重要穴位(每穴每次15-30分钟,每日1-2次,连续7天)激发人体阳气,达到祛风化痰、止咳平喘效果。

三、耳穴贴压

耳穴压豆法是在耳毫针、埋针治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复持续耳穴压豆刺激肺部相关耳穴,可以调和气血、调理脏腑、解除平滑肌痉挛,从而达到调节神经平衡、宣肺、平喘、止咳等目的,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常见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取穴:肺、内鼻、咽喉、大肠、气管、支气管。

操作方法: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0.5cm×0.5cm大小)贴在耳穴上,用手指按压胶布,使耳穴部有明显胀、热、痛感。每日按压耳穴3-4次,每次按压3-5分钟,3天后更换,两耳交替贴压,每周2次,8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休息1周,连续2个疗程。

特别提醒,如果咳喘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咨询医生进行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