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用于感冒鼻塞,各类头痛偏头痛,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白芷的根是白色的,芷是芳香的意思,这是白芷名字的由来。
白芷应用的最佳部分是阳明经,这条经络起点在鼻的两旁,一方面进入牙龈,一方面沿着鼻子上行经过前额,所以,白芷常用的作用,一是鼻塞流涕,二是牙龈肿痛,三是前额痛、眉骨疼痛。
白芷药材一、白芷常见传统功效与应用1、风寒感冒,风寒表证
白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常用于外感风寒感冒。但白芷用于感冒,散寒发汗的作用较弱,却以止痛、通窍见长,所以,比较常用于风寒感冒时,头痛、肢体酸痛比较严重,或鼻塞流涕的情况。
流鼻涕如《卫生家宝方》神白散,以白芷为主药,配以生姜、葱白、豆豉,用于风寒感冒。
《此事难知》九味羌活汤中,白芷与羌活、防风、细辛等同用,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颈背酸痛僵硬,肢体酸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现代也有中成药九味羌活丸。
白芷具有芳香之气,还可以外用,如《太平圣惠方》以生姜汁调白芷粉末,涂太阳穴,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怕冷、发热、头痛、流清涕等症状较轻的情况。
风热感冒、风寒化热也可配伍使用
白芷虽常用于风寒感冒,但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入里化热的情况,也可以在风热感冒药中加入白芷,用于风邪偏盛,头痛,身体酸痛,鼻塞流涕的情况。
如《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白芷与柴胡、黄芩、葛根等同用,用于恶寒渐轻,发热渐重,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等有热的症状。
在风热感冒、高热患者使用金银花、黄芩、板蓝根等清热药时,加入白芷、紫苏叶等,用于病毒性感冒,可增强退热效果,达到缩短疗程的目的。
2、全身各处疼痛白芷止痛作用较强,用于各种疼痛症十分广泛,常用于头痛、腹痛、关节酸痛等。
(1)头痛
白芷常用于邪入阳明经,前额疼痛及眉骨疼痛。比如用于头风痛、偏头痛,单用有效,如《串雅内编》都梁丸,仅白芷一味药。
前额痛现在头痛常用的中成药都梁丸,是白芷和川芎两味药组成,用于风寒引起的鼻塞不通,偏正头痛,头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反复发作、遇风寒诱发或加重等症状。
或白芷配伍川芎、羌活、细辛等药,则各走一经,祛风止痛力量更好,如中成药川芎茶调散,服用时用茶水调服,用于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偏正头痛或巅顶疼痛、目眩鼻塞、恶寒发热等症状。
如风热头痛,起病急、头痛如裂、头胀痛、遇热加重,可配伍黄芩、蔓荆子、菊花、薄荷等。
也可以从鼻腔给药,如《种福堂公选良方》白芷细辛吹鼻散,把药研成细粉放入鼻中嗅,也可缓解头痛症状。
临床报道,芎归天麻白芷汤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效果明显[陕西中医,2010,31(2):152]。
(2)牙痛
《本草纲目》记载,白芷可用于“齿痛”,可用于牙龈肿痛。如《医林纂要》以白芷、吴茱萸浸水漱口,用于牙痛。
牙痛《医宗金鉴》胡桐泪散,以白芷配伍细辛、生地等,研成粉末,搽牙龈患处。玉池散,以白芷配伍当归、升麻、川芎等煎汤含漱。
牙龈肿痛,多是由风热胃火或阴火上炎所致,所以,白芷可与泻火药如黄连、石膏等组方,可达到标本兼治效果。如以白芷薄荷、野菊花等含漱,可使牙痛缓解。
(3)胃痛
白芷性温,可入胃祛寒止痛,常用于胃寒胃痛,遇冷痛加重,得暖痛缓解。
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流气饮,以白芷与木香、肉桂、丁香等同用,用于胃寒呕吐,饮食少,肩、背、腹、肋下走窜性刺痛。
现代报道,曾以白芷、乌贼骨、浙贝母、甘草,研细粉,用于胃溃疡,胃痛,饥饿时严重,饱则稍缓解的症状[海峡药学,1999,11(2):6]。
胃痛(4)风湿关节痛
白芷对风湿关节疼痛也有止痛效果,但白芷没有祛风湿作用,只能用来止痛。如《全国中成药产品集》风湿定片(白芷、徐长卿、八角枫、甘草)、风湿定胶囊(白芷、八角枫)均以白芷配伍祛风湿药,作为止痛作用药物。
3、鼻塞、鼻窦炎(鼻渊)白芷芳香通窍,可用来改善鼻塞不通,流涕不止,前额及眉眶疼痛等症状。内服外用均有一定效果。
鼻塞如《证治准绳》白芷丸,以白芷配葱白,用于鼻流清涕。或常配伍与辛夷、苍耳子,如《济生方》辛夷散、苍耳子散,《杂病源流犀烛》辛夷荆芥散等,用于鼻塞不通,不闻香臭,或流涕不止。
除鼻渊以外,伤风鼻塞(急性鼻炎)、鼻窒(慢性鼻炎)、鼻鼽(过敏性鼻炎)、鼻疮等鼻科病证,白芷也常配伍使用。
现代临床以白芷香散(白芷、紫苏梗、薄荷、苍耳子、辛夷)熏蒸,以鼻吸收热蒸汽,用于慢性鼻窦炎[中医外治杂志,2003,12(6):26]。
二、使用注意
1、白芷温燥性强,所以阴虚血热者慎用。
2、服用白芷过量,易引起中毒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气短、出汗、血压升高、烦躁等,严重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大剂量使用白芷时,应谨慎,先从较小用量开始,逐步增加,以免发生中毒。
3、个别患者使用白芷会引起过敏反应,外用即可出现过敏,如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眼结膜充血等。如出现过敏症状勿再用白芷。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太平圣惠方》《串雅内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国药典》《中华临床中药学》《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相关阅读: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有问题欢迎留言,大家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