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口腔是从口咽腔通向前方的共鸣室,它的上面由硬口盖与软腭连接,构成一个穹形的半圆弧度的顶。这种上口盖弧的弧度大小则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上口盖弧度大的“圆屋顶”,形成口腔共鸣的效果好。口腔下面的舌头构成了口腔的底,前面的嘴则形成了释放声音的喇叭口。
下面,进一步分析口腔构造在共鸣中的作用。
1、下颌关节使口腔开合的作用:下颌关节俗称“牙关节”。口腔开合时,牙关节能张开与闭合。在歌唱发声时,为使口腔积极张开,同时又保持下巴与颈部的松弛状态,张嘴时必须“拉开牙关节”。如果牙关节拉不开,张嘴时下巴的肌肉肯定紧张,喉结因此而被束紧,它能直接影响歌唱的发声效果。
2、口盖的共鸣反射作用:上口盖前半部分由带骨质的硬腭构成,质地坚硬,表面光滑。歌唱发声时,从咽壁向前反射的声音一部分“打在硬口盖上”有一种“声音碰在硬的物质上的感觉”,硬口盖与软口盖交界的中点会出现反射的共鸣焦点。在中、低声区演唱时,上口盖这个“圆屋顶好像拢着一团明亮、圆润的声音”。唱高音时硬口盖产生兴奋的张力和“前面挂住劲儿的感觉”,这时,更多的共鸣音响则出现在上口盖以上的“面罩”(鼻梁顶端的眉心部位)和它后面打开的头腔里面。明亮的声音带着上口盖及它的后上方空腔振动的感觉吸引着歌唱者的注意力;随着音高上升自已觉着口腔共鸣减弱、头腔与“面罩”共鸣音色加强。
3、软口盖的共鸣调节作用:连接硬腭的软腭(软口盖)完全是肌肉组织,是上口盖可活动的部位,对调节高音区的共鸣作用极大。沈湘教授在讲述软口盖调整共鸣的作用时指出:“唱高音,软口盖是一种轻微上抬的状态,只要想着‘吸’的感觉软口盖就能自动抬起,这是一种含蓄的力量。千万不能抬过了头儿,那么搞,声音肯定僵。
4、舌头的活动位置在形成母音(元音)共鸣中的作用:舌头,是人类语言调节母音发音的重要器官,如果人一旦失去了舌头,就只能发出毫无语音区别的单一的声音。法国当代著名发声生理学家拉乌尔·于松1960年所著的《歌唱家的嗓音》一书有这样一段话:“喉头原始声音,在1938年,布留宁格斯在一个因自杀而割断了甲状软骨上部咽喉腔的人,听到了他发出的这一声音。在1954年波特曼教授在做肌电图描计实验时,和于松也听到了这种喉头原始声音。喉头原始声音的特点:
a、具有固定的高度;
b、没有元音的特性;
C、当患者企图发出不同元音时,声音的音色始终不变。
这一实验表明:失去了舌头的作用,调节不同元音(母音)的音色就无法实现。舌可以在口腔中随意活动。由于舌头前伸后缩、抬高降低的动作在不断改变口、咽的空间形态,并与软腾前分后堵、口形的圆、扁、开、合相配合,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共鸣室,声音进入这种不断变形的共鸣室之后,则产生不同频率的音响组合,于是,母音音色就有了变化和区别。舌头不仅能变更元音(母音)音色,而且,舌形、舌位的变更,对不同元音(母音)在不同音区中的共鸣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元音(母音)的发声情况来看,说话的舌位与舌形比歌唱时的舌位与舌形低并且靠前。以元音(母音)a为例:说话的舌位要求舌面位置放低,舌头居中央不前不后的位置;歌唱则不然,为了“字正腔圆”的共鸣效果,舌位将根据音高升降进行调整:在中、低音区演唱时,舌面的前部放低,舌尖触及下齿龈,舌面的中部略为抬高,舌头居中央。这样的舌位与舌形有利于口咽腔共鸣。如果把舌面故意搞成“匙形”或“船形”,容易使舌根下压,这样做,不仅给喉结造成不必要的压力,还能使口咽腔通向口腔的门户过于敞开。这么一来,从胸腔唱出来的声音很容易散失到口腔外面,声音失去了咽腔的共鸣作用,这种声音听起来就会给人以“干涩、浅白”的印象;随着音高上升至高音区时,由于男声“关闭”必须用a+u的混合元音(母音)的方法,舌位与舌形自然发生了变化:舌面前部仍然放低,舌面的后部却抬高了,同时感到舌位后退。这样的变更,使口咽腔更接近“圆管形”,为声波通过共鸣通道进入头腔创造有利条件。对舌形舌位调整元音(母音)共鸣的重要作用,应有以下几方面的正确认识:
A、说与唱的舌位与舌形即相似,又不相似,从“字正”的观点来看是相似的,从“腔圆”的共鸣角度来看又是不相似的。歌唱时,舌头要担负“字正”与“腔圆”的双重调节任务。因此,歌唱者必须按歌唱的舌位与舌形来要求。
B、演唱时的舌位与舌形,绝不能按照教条的模式生搬硬套。沈先生说:“故意摆弄舌头,容易使舌根发硬,这是出现‘舌根音’的重要原因。应该让舌头被动地按不同母音去调节、去活动,心理上的听觉调整是形成正确舌位与舌形最好的办法”。
C、歌唱的舌位与舌形调整,要跟着音域的变化而变化:音域越窄,变化越小;音域越宽,变化越大。
关注公众号:wyxcg8 每天送你一篇实用、有效的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