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高发与生活习惯有关,中医认为养心应重点掌握这7个方法

文 / 布谷鸟多多
2021-02-01 18:36

心脏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包括该系统所有组织器官的疾病,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多见,危害也最大,不仅显著地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甚至威胁生命。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很高的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一位心梗患者突然发作,没来得及救治就死亡了

据报道,一位患者xxx,男,35岁。最近十来天一直后背疼痛,每次5-6分钟,一会就能好。觉得是受了风寒,或者肩周炎,在家里找了几贴膏药贴着。贴完就不管了,有时候就不疼了,但有时还会疼,家人害怕,劝患者到医院看看,但患者认为自己年轻,能吃能喝,不会得心脏病,没有去医院看病。

一天下午还没吃晚饭,患者突然觉得后背疼痛加重,浑身凉汗,胸闷憋气,随后突然瘫倒在地,家人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医生赶到后,测不到患者的血压,输了升压药,心电图显示急性心梗,立即赶往医院,在半路上患者心脏停跳,医生做心肺复苏,送到急诊继续抢救没救过来,确认死亡。

医生称,在患者发现早期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对症治疗,完全可以避免意外事件发生。同时,患者的一些不良习惯也促使了疾病的急性发作。因为心脏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的发动机,如果心脏出现问题,那么人体的正常运转就会受到阻碍,尤其心脏本身得不到氧气和营养物质,很快就会发生会坏死。因此,有人说“养心就相当于养命”。

预防心脏疾病应改掉不良习惯

1、大量吸烟喝酒。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吸烟、喝酒,尤其是年轻的男人。有的人可能是因为工作,也有的人仅是一种爱好或时髦,因为抽烟喝酒能暂时获得身体的愉悦,但是更是会导致严重的心脏疾病。因为香烟的成分主要是尼古丁以及一氧化碳和焦油,经常食用会严重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进而影响了血管的内膜,长期以往很容易诱发冠心病的产生。经常喝酒会导致血液浓度提升,容易引起高血压或者血栓之类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严重地损害心脏地健康。因此,应戒烟限酒。

2、情绪过于激动。情绪不良会影响心脏的健康,大悲、大喜、精神亢奋等都会损伤心脏。因为情绪过于激动时,体内的血压会急剧上升,不仅会导致高血压的出现,而且身体内还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使得心脏跳动的频率加快,血压升高。不但容易引起心脏疾病,而且长期下去还容易出现心绞痛甚至是呼吸困难。所以,预防心脏疾病,应该保持比较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

3、过度劳累。大多数人因为工作需要加班,甚至熬夜,致使身体处于一种非常疲惫的状态,不仅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也容易损伤心脏。因为过度劳累时,身体内分泌的甲状腺素可能会让血管发生痉挛,导致血管闭合,减少了心脏局部的血液供应,从而增加了患心肌梗死以及心脏衰竭的风险。所以,保护心脏,应保持正常的作息习惯,身体舒适地睡眠非常重要,可以恢复疲劳,减少心脏的劳损。

4、饮食节制。尤其要清淡饮食,营养均衡,避免高盐厚味。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经常会点外卖,但是外卖食品为了吸引客户,迎合口感往往加入过量的味精、调料,长期食用这种饮食会损伤心脏健康,容易导致心脏处血栓的形成。而且由于外卖大多都是高油高糖高盐,长期食用过多会导致血管内部的脂肪含量增加,易形成血栓而堵塞血管。

而且由于血管处长期积累大量的毒素,易引起血管老化、血栓形成。所以,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食用外卖。

中医如何养心?这7点很实用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滑利通畅是心脏健康的前提。保护心脏用益气和养血。心主神志,精神状态良好、思维清晰敏捷、对外界反应灵敏等与心脏有关系。保持心主神志的功能,应调节好自身的状态。

1、季节养心。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旺盛,夏季更要保健心脏。要戒烟酒,不饮浓茶,保证睡眠充足,不要过劳或过逸,选用合适的运动来锻炼身体,对心脏的保健有益。

2、静神调息。端坐位,挺胸收腹,下颌内收,将右手放于左胸的心前区,闭合双目,使精神进入宁静状态。慢慢地调节呼吸,使呼吸速度缓慢而深沉,然后右手根据呼吸的速度顺时针地轻摩心脏,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按摩一圈,按摩36圈。有运行气血、营养心脏的作用。

3、运动养心。运动可维护心脏的阳气。专家认为,运动可补肺养心。生命在于运动,有氧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心肺的耐力。有氧运动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还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可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的方式和运动量。适量的运动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

4、穴位保护心脏。中医认为,对于突然急剧的血压升高,采用按压或针刺双侧太冲穴的方法,常可在短时间内收到较好的降压效果。主要按摩内关穴、郄门穴、心前区。有疏通气血,调养心脏,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

5、饮食养心。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但能够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病率,还能预防肥胖和高脂血症。以清淡饮食为主,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量(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平时应戒烟酒,忌食膏粱厚味或暴饮暴食。《本草纲目》记载:“芹菜”可治疗肝阳头晕,面目红赤等。芹菜对于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好处。像黑芝麻,黑豆,桑椹等食物,常吃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尤其是肾虚型高血压患者有利。

6、中药养心。对于有心气虚的人群,平时可以多吃益气、补气的中药食材,如黄芪、大枣、党参、太子参等。对于心血虚的人群,平时可以多吃补血、养血的中药食材,如龙眼肉、何首乌、熟地等。

7、洗浴养心。用冷热水交替沐浴,可使血管舒缩运动加强,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对于预防血管硬化,保持血管通畅有一定的好处。方法:先用温热水洗,再用稍凉的水冲洗。沐浴的温水不宜太热,以人体感觉温热舒适为度,一般38℃-43℃为宜;冷水冲洗的水温不宜太低,以人体感觉微凉为度,一般25℃左右为宜。

(东方红星,文/李烈,约2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