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感冒还在纠结风寒风热?其实最常见的是这一种……
一说起中药治疗感冒,很多人都知道要分寒热。简单地讲,就是说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2类,服用中药感冒药之前,应该先搞清楚自己属于哪一类。比方说,如果感冒以头痛、流清鼻涕为主,很可能属于风寒感冒,适合服用风寒感冒颗粒、感冒疏风丸等;而如果以嗓子疼、发烧为主,很可能属于风热感冒,适合服用双黄连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等。那么,会不会有这种情况,就是我既有头痛、流鼻涕,又有嗓子疼、发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选药用药呢?
实际上,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俗称“寒包火”感冒,中医术语称为“表寒里热证”。
这种“寒包火”型感冒,不仅存在,而且还挺常见。根据资料统计,2009年北京某中医院的调查显示,100个感冒的患者里,有62个属于这种“寒包火”型感冒。2013-2015年北京地区流感样患者中医证型分析也显示,这种“寒包火”型感冒很常见,尤其是在感冒早期。除了北京,广东、湖南、江西等地也有类似的数据支持。总而言之,“寒包火”型的感冒其实很常见。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寒包火”型的感冒呢?我们来看一看。
1. 风寒感冒表未解,同时入里化热
很多感冒患者都是着凉、受冷所致,但是一旦感冒,很快就会变成发烧、嗓子疼、咳嗽黄痰的肺热证,这就是入里化热。有些患者,一方面感冒入里化热,另一方面头痛、鼻塞仍然存在,表邪未解。这就形成了表实里热的寒热错杂状态。
2. 素有肺火或肺阴虚的人,受凉感冒
从中医体质学说看,有些人素有肺火或肺阴虚,口干、便干,这个时候肺热熏蒸,腠理易开易受凉,形成“寒包火”型感冒。很多小儿感冒,都是因为小儿本就好动阴虚,家长再一捂汗,就特别容易着凉形成这种“寒包火”型感冒。所以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3. 北方地区冬春季节
北方地区冬春季节较为寒冷,但家里和工作地点又有暖气,所以有些人就容易衣着单薄,外出也不注意。内外出入频繁地人,就容易受到这种“外寒内热”的环境的影响,出现“寒包火”型感冒。所以,家里的暖气也不要开的太热哦,外出注意保暖。
4. 某些运气(五运六气)因素的影响
从中医五运六气理论角度看,某些气象学因素,容易引发“寒包火”型感冒,例如“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太阳寒水”的时间段,或者“中运为火运太过,客气为太阳寒水司天”的时间段,容易出现寒热错杂的感冒。2019年3月-5月就是这样的运气环境,到时多注意一下。
最后,这种“寒包火”型的感冒怎么治疗呢?哪些中药比较好呢?其实,既然是“表寒里热”型感冒,应该要解表散寒和清解里热并举,在一个组方里同时使用辛温解表药(紫苏、荆芥、防风、麻黄等)和辛凉清热药(金银花、连翘、黄芩、石膏等)。我们很多常用的中药经典名方或中成药,都是从这个角度来辨证论治的。例如:
- 麻杏石甘汤,由麻黄、苦杏仁、石膏和甘草组成,属于寒热并用。很多治疗小儿感冒的中成药,都是以麻杏石甘汤为底方加减的,也就适合“寒包火”型感冒。
- 大青龙汤,由麻黄、苦杏仁、桂枝、甘草、石膏、生姜、大枣组成,属于寒热并用。
- 感冒清热颗粒,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组成,属于寒热并用。
- 儿感清口服液,由荆芥穗、薄荷、化橘红、黄芩、紫苏叶、法半夏、桔梗、甘草组成,属于寒热并用,用于小儿外感风寒、肺胃蕴热证。
- 小儿感冒舒颗粒,由葛根、荆芥、牛蒡子、桔梗、玄参、蝉蜕、六神曲和甘草组成,属于寒热并用。
-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由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组成,属于寒热并用。
当然,不同的中药复方或中成药还具有不同的功效侧重点,选择时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哦。
【小金药师说药事】系头条号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