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团队“肿瘤心脏病学”创新成果落地发布肿瘤患者护“心”小程序

文 / 老李的科学大讲堂
2021-01-15 09:44

葛均波院士

葛均波院士作报告

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得了肿瘤,却死于心脏病,这是什么原因?12月14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主办的“上海科坛·肿瘤心脏病学”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做客“科技会客厅”,就肿瘤心脏病临床实践中的创新成果研发与落地、新媒体平台工具的辅助应用进行分享。

当天,该团队还发布了“乳腺癌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并举办“血浆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及其应用”专利转化的签约仪式。

葛均波表示,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密不可分。随着治疗方式的不断发展,很多肿瘤患者能够长期存活,癌症逐渐变成了一种“慢性病”。对于这些患者,必须提高长期存活的生存质量,肿瘤患者和家属在关注癌症治疗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对心脏的监测。

记者获悉,现场发布的小程序,无论是肿瘤科医生,还是普通患者都可自行操作,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通过简便的测评,初步测定心脏危险性。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中国高发疾病之一,肿瘤患者承受着沉重的疾病负担。在中国,每10分钟就有55人死于癌症;全球一半的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病例来自中国。

此次同步上线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提供了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非心血管内科医生评估肿瘤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在早期快速地识别高危人群,将其尽早转至心血管内科寻求专业治疗建议,有助于减少心血管毒性事件的发生,降低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

在我国,肿瘤心脏病学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临床一线的工作实践,同时需要各方共同合作,产学研医齐头并进。为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率先在华东地区开设了第一个“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门诊”,并开展了各项临床与科研工作。

多学科合作任重而道远,葛均波等医学专家、科技和医药企业研发专家以及医疗媒体专家在本期“科技会客厅”就为何大力倡导肿瘤心脏病学研究、在线诊疗平台如何更好发挥价值等展开讨论。

葛均波介绍,我国癌症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三,平均每分钟就有7.5个人确诊为癌症。而心血管病的危害更加不容易小觑,我国现有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3.3亿,每 5 例死亡中就有 2 例死于心血管病,可谓“每家都有心脏病”。

在老百姓的印象里,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是两种毫不相关的病变。但实际上,它们“狼狈为奸”,很多人因为心脏原因而对肿瘤束手无策,甚至只能眼睁睁地任由病变肆虐。

近年来,基于临床实际诉求,应运而生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2018年中山医院率先在华东地区开设了第一个“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门诊”,给合并罹患肿瘤和心血管病的患者打开了一扇新窗。

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学团队研究发现,当前心内科临床实践中经常采用一种心肌损伤标志物——sST2),这一指标能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的病情转归情况。在前期临床数据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团队结合血浆sST2、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等指标建立了评估模型,能早期、快速地识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当天活动中,中山医院将该项专利成果许可给深圳华迈兴微医疗科技公司,后期双方将共同研发能够有效预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预后的检测试剂盒,惠及更多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

如有侵权或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