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你知道多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冠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官腔狭窄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冠心病已经成为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如果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或者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它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确定,研究表明,本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成为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年龄、性别
冠心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49岁以后进展较快。此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增加。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与男性相比,绝经前女性发病率较低,因为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在绝经期后女性此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2、血脂异常
目前认为,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或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相应的载脂蛋白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载脂蛋白A降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另外脂蛋白(a)增高也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以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最受关注。
3、高血压
高血压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参与冠心病的进展。大量循证医学资料均表明,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概率比血压正常者高3~4倍。并且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都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4、吸烟
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并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比,同时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吸烟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动脉壁内氧合不足,内膜下层脂肪酸合成增多,前列环素释放减少,血小板易在动脉壁黏附聚集。
此外,吸烟可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原蛋白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增高,以致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另外,烟草中所含的尼古丁可直接作用于冠状动脉和心肌,可能引起动脉痉挛和心肌受损,从而促进冠心病的进展。
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不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数倍,且病变进展迅速,预后差。同时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脂质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凝血和纤溶系统异常,因此还会增加其他危险因素的危险性。
6、肥胖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体重指数(BMI)>24者称肥胖症。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110,女性)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肥胖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肥胖可导致血浆甘油三脂及胆固醇水平增高,并常伴发高血压或糖尿病。近年研究认为肥胖者常有胰岛素抵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7、家族史
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家族史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同时家族中有在年龄<50岁时患冠心病者,近亲患病的机会比无此情况的家族高5倍。
8、其他及新的危险因素
其他及新的危险因素
还有其他危险因素,包括A型性格、口服避孕药、饮食习惯等。以及新的危险因素,包括炎症、促凝因素、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升高、高尿酸血症、低胆红素血症、低脂联素血症、D-型人格、牙周病、基因的多态性等高度相关。
疾病的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是在尚未发生疾病的时候,但某些危险因素已经存在,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患病率。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是针对上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率。
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除了年龄、性别及家族史外,其他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改变。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体检,尽早发现危险因素并及时干预,这对于预防冠心病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