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患者中,六成抑郁!医生:对付心血管疾病,要身心同治
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威胁有多大?仅说中国,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超过2.3亿,心梗、脑梗、脑卒中、中风……造成的死亡占整体死亡人口的45%,也就是说100个去世的人中,有45个是由于心脑血管疾病不幸离世,每小时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达400人。
“当医生将注意点放在如何提高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时,却惊讶的发现,这类疾病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一旦忽视,将为后续的治疗埋下隐患。”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主任梁东辉教授介绍,有资料显示,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和心梗的患者常处在不良的情绪中,65.7%显示焦虑或抑郁,而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病例中有72.4%的患者易由情绪因素而诱发。
精神心理因素又是促进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这两类疾病相互影响,共同导致疾病的恶化。
六旬老年心脏手术很成功,却说早知不做手术
老李在决定做心脏病手术前,状态一直都不错,手术完成后,也挺成功,临床检查各项指标均恢复到正常,可手术一个月后,老李就又被家人用轮椅推到了医院,看到精神萎靡的老李医生都吓了一跳,大多数心脏手术病人这个时候基本都已行动自如了,老李却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
一看到医生,老李眼泪盈眶,紧紧拉着主治医生的手,喃喃自语道;“希望退回到手术前的状态,如果再一次选择他宁愿不做手术。”主治医生也感到诧异,经过耐心沟通,老李吐露心声。
手术后时不时会出现疼痛,虚弱、行动不便,口干,每天一堆药需要服用,感觉自己已经成了废人,别的事不说,就连吃饭睡觉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一个晚上能睡2个小时就不错了!
梁东辉表示,临床上特别是心脑血管这类的慢性疾病,经历过急救、手术的打击,加上患病以后身体的不适宜,和对疾病的预后不了解,总是害怕不知道哪一天又要再次去看急诊,还会不会要再次手术等的顾虑,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类病人往往表现为心情不好、伤心落泪,对以前特别感兴趣的事,现在不喜欢了,还有就是睡眠出现障碍、无法解释的疲乏、无力甚至食欲丧失等等,都意味着心脑血管病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梁东辉教授说道。
中年男子身体检查没问题,为何却一直出现胸闷、心悸、头晕
52岁的王先生出现心慌、胸闷、胸背部疼痛、四肢乏力的问题已经两年了。为了治疗疾病,仅今年就跑了5家医院多次就诊,可每次都是反复进行全面心脏检查后,并未提示有任何明确器质性的病变,即使吃了药后也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这让王先生很痛苦也很迷茫,自己明明身体这么难受,为什么医生就是检查不出得了什么病呢?
梁东辉教授指出,在心脑血管科经常可以看到以“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就诊的“精神障碍”患者,我们称之为精神障碍相关的“心脑疾病症状”,其根本的原因可能是抑郁,焦虑或躯体化障碍。患者出现身体不舒服,多个部位疼痛、麻木、疲倦乏力等,但做了很多的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结果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医务人员没有客观、中肯的评价病情和预后,有意或无意地加重了患者精神负担,或者因为缺乏沟通、交流的能力、造成患者不必要的误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吓出来的心病”“被吓晕的”等,正是以上种种原因,造成心脑血管病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率越来越高
心脑血管病患者要“心身同治”
目前,大医院强调过细,过专的分科,导致医学的整体性被分割,致使大量有心理疾患的患者因躯体症状分散于各个科室。
梁东辉指出,而医生则“有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注重解决躯体疾病,不能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患者的心理精神问题,甚至被误诊或误治,这或许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的原因之一。
如何解决?“必须在防治心脑血管病,即在给予患者躯体药物治疗的同时,重视其精神心理的治疗。”梁东辉教授介绍,也就是所谓的“心身同治”,包括:开设心脑血管病专病门诊,按照病种建立患者档案,选择“心身同治”优化治疗方案,督促患者规范合理用药;指导其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缺少睡眠和缓解压力等);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针对有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各种行为干预;定期在院内或科内开展心脑血管健康教育讲座,传播心脑血管健康知识,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常识;把中医“治未病”思想以及“七情调摄养生法”、“食疗药膳养生法”贯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等等。(通讯员:伍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