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诊断和降压药物选择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冠心病是许多富裕国家的主要灾难,随着我国奔向小康,高血压和冠心病患病率都在迅速升高,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18.8%;冠心病上升也很快,我国患者已超过1000万(健康报2002年9月14日)。1988—1996年9年间,城市冠心病死亡率上升53.4%,平均每年增5.9%;农村上升40.4%,平均每年增5.0%。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即便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存在,只要血压升高,就会使冠心病的发生危险明确升高。因为高血压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冠状动脉。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升高,都是冠心病的预报因子,血压升高者冠心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2~3倍,死亡率则高3~4倍。如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高血糖、纤维蛋白原升高和心电图不正常,则冠心病发病危险更大。在发病顺序上一般高血压先于冠心病。这就是说,防治高血压对预防冠心病有很大好处。
冠心病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两者都随年龄增高而发病率也增高。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死亡率是不合并冠心病的5倍。血压越高,死亡率也越高。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引起管腔狭窄、闭塞或痉挛就引起心肌缺血,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冠心病常见的类型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衰、猝死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诊断一般不难,高血压病人出现胸痛、心脏扩大、心衰、较重的心律失常、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就应考虑有冠心病。这些变化高血压和冠心病都可引起,有时不易区分,过去笼统地称为“高冠心”。
典型的心绞痛位于胸骨的中段后,极少位于心尖部,呈胸闷压或紧缩等不适感。作者40年临床经验感到,实际上伴随全病程最常见的症状是轻重不等的“气不够用”感,或“说不清楚的心前区难受”,特别是在用力时发生,不适感与呼吸无关,减少用力或舌下含硝酸甘油可缓解,持续时间3~5分钟,至多不超过15分钟,这往往是诊断心绞痛的线索。
心电图、彩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诊断有很大帮助,冠脉造影可肯定诊断。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降压药的选择
第一,合并心绞痛:高血压可使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病情加重,更易引起不稳定性心绞痛,对病人非常不利。应将血压逐渐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因为冠状动脉开口在升主动脉根部,主要依靠舒张时血压供血,所以低压不宜太低,以免减少心肌灌注。治疗应首选β-阻滞剂、长效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扩张冠状血管、减少心肌耗氧量。一般用药7~10天血药浓度达稳态,稳态后常规用药可保持24小时有效扩张冠状血管,有利于控制夜间和清晨心肌缺血发生,对不稳定性心绞痛非常有好处。而不稳定性心绞痛比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得多。
必须说明的是,循征医学的资料证明,长期应用短效钙拮抗剂如心痛定,可增加冠心病的总死亡率,而恰恰在广大的农村和基层,这种药还在广泛应用,大部分基层医生并未引起重视。主要原因是药价便宜。但作者认为,再便宜而无利也不应该用。
第二,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应首选ACEI和β-阻滞剂,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早期使用,可减少再梗死和猝死发生。
第三,合并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可选用不同作用点的钙通道阻滞剂联用,在降压的同时,可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可有效治疗房性心律失常。常用尼群地平+维拉帕米或尼索地平+维拉帕米。维拉帕米不可与普萘洛尔联用,以免对心肌收缩和传导造成严重抑制。对室性心律失常,可选用尼索地平+普罗帕酮(心律平),在降压同时缓解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