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实锤:肝病可治

文 / 领蔚生物
2021-12-12 19:00

导读:

我国有一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种最为常见的病毒困扰着中国的无数家庭。在过去几十年的时光中,医疗界想尽了办法,依然无法彻底的清除这种病毒潜在的危害。

无数次彷徨无助之际,干细胞为我们带来了曙光,未来两年内,它将有可能彻底终结乙肝这个名词。

01

我们都曾被肝病阴云笼罩

肝脏病变,并不容易觉察,很多人会以为是疲劳、睡眠不佳、心情抑郁所致。

乙肝是最常见的肝病,可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脓肿等在我国,确定无疑的肝病患者大约3000万,更多的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死于乙肝病症的约有40万人[1]。

乙肝是一种可以伴随人类一生的疾病,随着而来的是肝硬化、肝纤维化,更甚者便是肝癌。在我国,大部分肝癌患者曾经都是乙肝患者或携带者。

肝脏移植是治疗重症肝病的最有效手段,然而合适的肝脏供体十分紧缺,并且移植费用对于寻常家庭来说不啻于天文数字。要想通过推广肝移植术挽救上千万肝病患者,在器官定向克隆技术商用化之前,基本行不通。

当前,唯一的可能是干细胞移植。

2021年9月,广东省发布了《精准医学与干细胞”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中,直接提出以“干细胞治疗重大难治性疾病的产品开发”[2]。

也就是说,采用干细胞治疗肝病已经被上级主管部门所重视,而相应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理论研究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02

干细胞:助力肝脏修复

干细胞所特有的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为医学工作者利用干细胞修复肝损伤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医学研究领域中通常把应用于肝脏修复的干细胞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肝源性干细胞,也称为内源性肝干细胞;另一类则包括了除肝脏以外所有来源提取的干细胞。

事实上,由于肝源性干细胞中的肝卵圆细胞在移植后仅能维持较短的干细胞特性,其大量增殖将会破坏肝脏实质组织,诱发肝硬化,所以不太适合用于肝损伤治疗;而另一常规的肝源性干细胞——小肝细胞样前体细胞虽然具备定向分化为干细胞的潜能,但其作用于肝损伤修复的机制目前还不太明确,因而也不适宜参与到肝修复临床应用中。

不过,非肝源性干细胞因其强大的增殖分化能力,在肝损害的微环境下可以增殖分化出较多的肝细胞,成为了理想的肝脏修复细胞来源,也是医学家权衡利弊之后的优选。

03

多点开花,干细胞让“谈肝色变”成为过去式

在非肝源性干细胞中,尤以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最受关注,这两种干细胞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深度参与到各类肝病的诊疗之中。

例如,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酒精或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历来是医学院和一线诊疗中心研究的热点。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够维持脂质代谢相关酶类的正常水平,避免肝脂过多沉积,同时还能促进某些酶类的表达,减轻炎症,它的定向归巢能力还可通过旁分泌效应抑制肝实质细胞的凋亡,刺激肝脏再生[3]。

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的基础研究并不局限于间充质干细胞对脂肪型肝炎的治疗,诸如由肝祖细胞治疗肝损伤、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肝衰竭或肝硬化、骨髓造血干细胞治疗由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外周血干细胞治疗乙型肝炎所导致的肝硬化、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或肝纤维化等等……实验立项所涉及的细分领域基本上囊括了现存的热点肝病种类。

有朝一日,在干细胞的辅助下,肝病的临床诊疗将不再被医患双方视为畏途。干细胞与其他医学工程的跨领域结合,更为干细胞治疗修复其他重要器官给出了无限可能。相信,我们终将迎来肝脏疾病治疗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