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用药指南看这里!
降压药
(1)有些降压药主要经肝代谢,如吲达帕胺和卡维地洛,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要禁用。
(2)替米沙坦不得用于胆汁淤积、胆道阻塞性疾病或严重肝功障碍的患者,因为替米沙坦绝大部分通过胆汁排泄,而这些患者对该药的清除率可能降低,故该药应慎用于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
(3)有些降压药部分由肝脏代谢,如比索洛尔,肝病患者应慎用。还有氨氯地平、福辛普列钠、多沙唑嗪,肝功能不全者也要慎用。
(4)肝硬化病人氯沙坦的血浆浓度明显增加,故对有肝功能损害病史的病人应该考虑使用较低剂量。
(5)非洛地平、哌唑嗪,肝功能不全时也应减量,对于轻度至中度肝硬化的患者,厄贝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明显改变,轻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本品剂量,对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没有进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应慎用。
(6)肝硬化所致肝功能不全者,贝那普利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均不受影响,不必调整剂量。
(7)索他洛尔,主要有肾脏排泄,无肝脏首过效应,肝功能障碍对代谢无明显影响,可以使用;可乐定肝病患者也可应用,但因约1%的患者会有轻度的短期肝功检查异常,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降脂药
(1)HMG-CoA还原酶抑制药辛伐他汀经口服后对肝脏有高度的选择性,其在肝脏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非靶性组织,大部分在肝脏进行广泛的首过吸收,随后经胆汁排泄,活动性肝脏疾病或无法解释的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者禁用。
(2)苯氧酸类降脂药吉非罗齐,肝功能不全者禁用,因该药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增多,使原已较高的胆固醇水平增加,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禁用。
(3)非诺贝特,肝功能不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持续异常者禁用。
(4)烟酸类降脂药阿昔莫司,口服后可被完全迅速地吸收,血药浓度在2h内达到峰值,半衰期约为2h,本药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不被代谢,从尿中排出,肝病患者可以使用,但应定期检查肝功能。烟酸,原因未明的氨基转移酶升高或活动性肝病患者禁用。
降糖药
(1)肝功能不全者要慎用或禁用磺脲类。
(2)轻度至中度肝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那格列奈的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与健康人相比其差别未达到有临床意义的程度,对轻度至中度肝病患者药物剂量不需调整,对严重肝病患者服药情况尚未进行研究,因此严重肝病患者应慎用那格列奈。
(3)α-糖苷酶抑制药伏格列波糖,严重肝障碍的患者应慎重,因代谢状态的变化,有可能诱发血糖控制状况的显著变化,另外,在严重肝硬化病例中,有可能出现高氨血症恶化同时伴随意识障碍,但可使用阿卡波糖,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4)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后,血药峰值在0.5~2h内出现,其90%~95%在肝脏代谢,代谢物通过尿液迅速排出体外,对乙酰氨基酚本身就具有肝脏毒性,可干扰或破坏肝细胞的正常代谢或正常结构,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或胆汁淤积,故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5)肝功能不全者慎用的还有尼美舒利等。轻度肝功能不全对美洛昔康的药代动力学没有稳定影响,临床稳定期的肝硬化患者用药不需调整剂量,但应定期随访,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菌药物
(1)多肝脏疾病,尤其是慢性肝脏疾病,由于局部或全身抵抗力的下降,常易并发细菌、厌氧菌及真菌感染,一旦确诊后,必须及时应用抗菌药物,否则细菌,特别是革兰阴性菌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等,可以加重肝脏损害,因肝病患者的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和清除能力下降,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2)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肝脏系统排泄或对肝脏毒性大的抗菌药物,肝病患者禁用或慎用。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利福平、磺胺、两性霉素B、酮康唑、特比萘芬等。
(3)抗结核药异烟肼,造成的肝损害与病毒性肝炎相似,少数严重者可导致肝炎活动和肝硬变。其他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吡嗪酰胺肝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尤其与异烟肼合用更应禁止。对必须使用抗肺结核药物的肝病患者,可考虑使用乙胺丁醇等肝损害小的药物。
(4)同时在肝脏或肾脏排泄的抗菌药物,肝病患者使用时须适当减量,并密切监测肝功能。这些抗菌药物为半合成青霉素,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以及大多数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5)主要以原形经肾脏排泄的抗菌药物,如天然青霉素、氨基糖甙类、少数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和万古霉素等,肝病患者可按正常剂量使用。
(6)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真菌的感染,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真菌感染密切相关。由于肝病患者肝脏功能较差,同时各种免疫功能机制也遭破环,导致患者抗感染能力下降,加之长期肝病患者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差,补充白蛋白时需使用激素预防输液反应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而诱发真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集中在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硝咪唑、青霉素类等。肝病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用或慎用激素,给予免疫增强剂,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已成为预防重症肝病患者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中药
(1)以往传统的观念认为中草药治疗较安全,不良反应少或轻微,但近年来中药引起的肝损害有增多趋势,应引起广泛重视。1968~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监测中心从55个国家收集了8985份与中草药不良事件相关的报告,已知可致肝损害的中草药有100多种,中成药有30多种。
(2)另有资料统计,中药占损肝药物的第二位,多数为中草药汤剂,少数为中成药。汤剂的成分复杂,且疗程、给药剂量不规范,常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其酶学异常值较高,但临床医师对此重视不够,极易漏诊。由此可见,肝病患者服用中药时一定要慎重。
(3)肝病患者应禁用野百合、千里光、天芥菜、麻黄和金不换等中草药。虎杖、地榆、石榴皮、黄沧叶、酸枣根皮、五倍子、桉叶等,因含有水解型鞣质,会损害肝脏,肝病患者也应禁用。
(4)中草药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植物药中含有重金属、杀虫剂、化肥、真菌、毒素和其他化学品等的污染;中草药中含有毒性成分,如黄药子、贯仲、黄芩、首乌等,长期大剂量服用更易发生中毒。一些中成药,肝病患者也应禁用或慎用,如日本治疗慢性肝病,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平均2个月后引起急性肝炎,停服药后2~6周恢复正常。引起肝损害的机制可能与小柴胡汤中柴胡和黄芩的原浆毒有关。壮骨关节丸引起的肝损害的发病率较高,女性多见,平均潜伏期为46.8天。
(5)易引起肝损害的中成药还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雷公藤;治疗银屑病的迪银片、消银丸;治疗甲状腺亢进的散瘿丸;其他还有复方青黛丸、大活络丸、天麻丸、化瘀丸、牛黄解毒片等。另有报道乳腺增生的两名患者,服用参莲胶囊和乳癖消片分别在2个月和4个月引起药物性肝炎。
更多精彩资讯关注中公医考小胖墩(gxy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