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饮料危害多!没事品品茶竟有助于降血压?

文 / 健康那点真相
2021-03-30 00:52

世界上每 3 个人,就有 1 个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保证安全饮水,却未必能做到健康饮水。

今天是世界水日,这不,人称“上海华少”的老汪,又如往常一般拿起一瓶可乐小酌几口,又甜又爽,真透心凉心飞扬!

正打算吟诗一首,恰巧被出差的戴博士偶遇到了,戴博士也知道老汪日常喝可乐的习惯,正好大家都在等飞机,是时候劝导一下这位友人了。

经常喝含饮料,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2020 年,美国加州大学学者 Cheryl A M Anderson 等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上的研究,纳入了加州教师研究(CTS)中 106178 例无基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女性,20 年随访期共统计到 8848 例心血管事件。

在校正人群的自身基线变量、膳食结构、能量摄入等因素后,统计得出:相比几乎不喝含糖饮料的人群,每天都喝 1 次或以上的人群,心血管疾病、血运重建、卒中风险分别增加了 18%、27%、19%,心梗风险未显著增加。

图片:含糖饮料饮用频率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关联的半定量分析

另外,偶尔喝喝含糖饮料,比如一周喝个一两次,并不会显著增加上述疾病风险。所以老汪也不用戒掉含糖可乐,只是以后真的要少喝为好了。

那以后把可乐换成果汁饮料,应该会健康多了吧?

未必,该研究还对含糖饮料进行了分类,结果发现在含糖饮料中,果汁饮料、高热量饮料对心血管的影响最为严重。

与几乎不饮用的人群相比,每天饮用果汁饮料、高热量饮料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别增加了 42%、23%。

图片:不同类型含糖饮料饮用频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分析

老汪想考考戴博士,故意问道,“那如果只喝纯净水,会不会既安全又健康?”

戴博士笑了笑,“从安全角度来讲,纯净水自然很 OK,每天喝点纯净水也没啥健康问题。但如果纯净水占据了每日饮水的大头,可就不太好了。

世界卫生组织有提过,人体每日在钙镁等微量元素的摄入上,20% 应由饮用水提供,纯净水并不能保证这一点。”

此外,陆军军医大学罗教华教授等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杂志上的 Letter 文章中:

1. 动物实验方面,对家兔进行了为期 1 年的饮用水干预,结果发现:

与饮用矿物质充足的重庆自来水、瓶装天然水组别相比,饮用矿物质含量较低的瓶装矿泉水、瓶装纯净水组家兔,心脏和主动脉弓组织出现明显的镜下病理性改变。

图片:各组家兔主动脉弓(A-F)和心脏(G-I)组织的镜下切片图像

另外,瓶装矿泉水组家兔的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血清水平,包括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精氨酸酶(arginase),显著升高。

2. 临床试验方面,对 168 名年轻男性进行了为期 1 月的饮用水干预,结果发现:

图片:干预 1 月后,各组血脂水平的相对变化

相比饮用三亚自来水组、瓶装天然水的人群,饮用矿物质含量较低的瓶装矿泉水组人群,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AI/B 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相对升高最为明显,高密度脂蛋白的相对降低最为明显,其次是瓶装纯净水组。长此以往,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三、没事品品茶

其实老汪也是个高手,从包中拿出了上好的西湖龙井,递给了戴博士一小包,“你接下来是想告诉我没事多喝喝茶吗?哈哈,我也来和你简单分享一下近期茶研究的观点”。

喝茶除了可以预防心律失常、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和部分癌症(比如胃癌)的发病风险,还有助于降血压。

美国加州大学学者 Geoffrey W. Abbott 等本月发表在《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杂志上的研究,提出绿茶、红茶中包含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可以激活血管壁离子通道蛋白 KCNQ5,进而舒张血管,有助于降低血压,同时也为未来优化高血压药物设计提供了参考......

四、尾

话还没说完,就开始登机了,与戴博士告别后,老汪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打开电脑开始马不停蹄地构思起东方 PCI 影院影片后期制作。

这时,空乘小姐姐推着饮料车路过,“先生,需要饮料吗?”老汪没有一丝犹豫地答到,“大杯可乐,谢谢美女!”

喝着冰可乐,老汪顿时文思泉涌,手下的键盘敲得飞快。

看来今年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上又有好作品值得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