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管理,ISC给出4条建议!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覆盖卒中早期、溶栓术后、取栓术后及稳定期全流程!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压管理是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但何时启动降压、降压的目标值是多少以及卒中后何时恢复降压药物治疗,这些都是临床医生常常遇到的困惑。美国东部时间3月17日上午,2021年的美国卒中协会(ASA)科学年会如期举行,来自皇家墨尔本医院Skye Coote教授为我们讲解《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压管理》,讲座于卒中早期、溶栓术后、取栓术后及稳定期4个方面给出建议,内容精彩,让我们一睹为快!01
卒中早期的血压管理图1:来自讲者课件基于对指南的认识,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在卒中发作后48小时内密切监测血压。
一些观察性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较差的预后与较低的血压之间存在着关联。因此,纠正低血压和低血容量,维持器官功能所需的全身灌注水平是卒中后血压管理的关键。
对收缩压>20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未接受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无需紧急降压处理的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可在发病后24h内将血压降低15%。
对于已经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可在安全的情况下停止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在此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水平。
02
卒中溶栓术后的血压管理图2:来自讲者课件对于适合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内应将血压降至185/110mmHg以下。
对于血压升高且符合阿替普酶治疗条件的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应谨慎降低血压,阿替普酶治疗前血压维持在185/110mmHg以下,在阿替普酶治疗后24小时血压应维持在180/105 mmHg以下。
03
卒中取栓术后的血压管理图3:来自讲者课件
对于准备机械取栓且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00 mmHg。
对计划进行动脉内治疗的患者血压管理可参照该标准,根据血管开通情况控制术后血压水平,避免过度灌注或低灌注。
在5个随机对照试验中(REVASCAT、SWIFT PRIME、EXTEND-IA、THRACE和MR CLEAN),每个独立试验都证明了在缺血性卒中发作后6小时内进行机械取栓的临床益处,这些临床试验对血压的管理非常严格,绝大多数患者的术前血压低于180/100 mmHg。
04
卒中稳定期的血压管理指南建议血压>220/120mmHg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在最初24小时内谨慎地降低血压(不超过20%)。
卒中后病情稳定,若血压持续≥140/90 mmHg,若无禁忌证,可开始启动降压治疗,一般选用发病前的降压药物。
[1]Powers WJ,et a1.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Stroke.2018,49(3):e46-110.[2]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3]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83-691
本文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作者:ISC报道组——Liny
本文审核:李土明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陆离先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