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非典型”症状别忽视

文 / 保健医苑
2019-02-12 06:03

文/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彭永强

高血压,“非典型”症状别忽视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脏、血管、大脑和肾脏等组织器官出现生理或病理性异常的全身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一般来说,头痛、头晕、头胀和颈部不适是高血压患者常有的症状,同时,还有一些患者,高血压的症状却比较“另类”,当出现这些不典型的症状之时,也应当积极应对,充分考虑高血压的可能性,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视力突然下降,注意查查血压高血压,“非典型”症状别忽视

张阿姨今年五十余岁,是某单位的一名会计,由于年底单位工作忙,她经常加班到深夜才上床休息。尽管最近张阿姨常感到头昏眼花,但她总以为是工作劳累的缘故,等工作不忙时休息一下就好了,从来没有检查血压。一天深夜,张阿姨正在做账,突然觉得眼前发黑,视物不清,误以为是人到中年眼睛有点老花之故,并未引起注意,便上床睡觉了。可直到第二天上午,张阿姨还是眼前发黑,伸手不见五指,这才感到事态严重,急忙上医院,一查血压竟然高达200/130毫米汞柱,眼底检查证实是高血压引起眼底出血,导致视力明显降低。经过多方治疗终于将血压降至正常,但张阿姨的视力却难以恢复到从前,她为自己的粗心懊悔不已。

因为视网膜很敏感,是全身唯一可直接、无创观测血管及全身微循环的机体组织,而且视神经与大脑相连,视网膜上的任何变化都能反映出身体其他部位的健康状况。从眼睛的血丝分布、充血情况就能分辨出一个人的心脏负荷。如果一个人的眼底血管变细,这很有可能是眼底动脉硬化的一个典型症状,这就意味着,该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变窄的可能性也就更大,这即是说很有可能心脏出了问题。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血压长期持续性升高,可引起眼睛视网膜的一些病理性改变。早期视网膜小动脉发生痉挛,动脉随之变细,如果持续痉挛则可发展为动脉硬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急剧增高,可出现视网膜水肿、出血和渗出,从而引起视力的改变。

由视网膜动脉阻塞引起视力下降的患者,通常表现为突发性、无痛性的视力急剧下降或丧失。轻者出现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导致患者眼部视力下降;严重者则出现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而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的时间越长,视力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一旦出现视力下降情况,一定要考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因素。同时,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朋友来说,除了积极有效地控制全身疾病,包括合理的药物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和适当的体能锻炼之外,还需要每隔3~6个月检查一次眼底,争取早发现问题,早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这是减少或减轻眼底动脉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以免引起严重的眼部病变而失明以及心脑系统等其他方面的意外。

鼻腔出血最好查查血压高血压,“非典型”症状别忽视

今年刚过50岁的李先生前一段时间,鼻子突然大量出血,用了一些常用的方法止血,却发现丝毫无效,家人赶紧将他送往医院。医生检查之时,测了测他的血压,发现他的血压已经高达180/100毫米汞柱。经过紧急处理,李先生的血压慢慢降了下来,他的鼻血也渐渐减少直至停止。原来,李先生流鼻血不止竟是高血压造成的。

一般鼻子出血的部位是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而40岁以上中老年人则多见于鼻腔后部,原因之一是冬季气候干燥,鼻腔内缺乏水分,很多人擤鼻涕时用力过大,导致鼻腔内部血管破裂、出血。与之同时,也有不少人的流鼻血跟高血压密切相关,而且这类患者越来越多。

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一般发生在清晨或活动后。由于出血部位在后鼻道,加上血压很高、血管弹性差,出血较猛。当患者看到出血较多,心情会紧张而使血压升高,导致出血不止。根据临床统计,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约占鼻出血患者的40%。而高血压患者鼻出血预示着血压不稳定,要高度警惕,因为这往往是中风的一种征兆。据临床观察,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鼻出血后1~6个月内,发生中风的可能性约为50%。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反复鼻出血是脑出血的先兆。

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说,注意预防鼻出血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定期测量和控制血压,尤其在疲劳过度、受凉感冒、气温变化大时,避免血压较大幅度的起伏;其次,患者应少吃油煎烹炸食品,多吃蔬菜瓜果,少饮白酒,晨练时多饮温开水,避免忽冷忽热;再次,患者应.尽量少做屏气动作,如吹喇叭、拔河等,有便秘者应及早治疗以防过度屏气,减少头低位动作;此外,高血压患者在治疗鼻炎、鼻窦炎时慎用升高血压的药物,譬如呋麻滴鼻液等,避免因此引起血压升高,危及健康。

红光满面或许是高血压等疾病预兆高血压,“非典型”症状别忽视

看过《智取威虎山》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一句戏词是这样说的:“脸怎么红了?精神焕发!”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都把脸红,尤其是红光满面作为健康状况良好、精神焕发的标志,其实,这种看法非常片面。的确,有一些人红光满面确实是健康的脸红,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红光满面”都是健康的,恰恰相反,对于一些人来说,红光满面正是疾病的症状。

60多岁的王大爷一向红光满面,家人都以为老爷子身体很棒,没想到前几天突然中风,偏瘫在床。经医生检查后发现,王大爷中风是血压高造成的,而面色通红正是高血压的表现。

一般来说,脸红常因面部暂时性血管扩张所致,可因情绪激动、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影响或血管活性物质直接作用于面部真皮血管等多种因素而引起。有些人末梢血液循环较好,稍一活动,面色就比较红润,这是一种健康的表现。还有一些人居住在高原,身体需要更多的红细胞来携带氧,造成脸红,这也是正常的。另外,有些人会因为害羞、着急、愤怒、紧张等引起脸红,这些都是由于情感的改变而造成的心理性脸红。与上述正常、健康的脸红不同,一些人的脸红是疾病的症状,如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流行性出血热等,这些病的症状之一就是满面红光。

早期高血压患者由于心脏扩大、心肌肥厚、心肌收缩能力增加,造成心脏排出的血量增加,从而引起患者头面部血管扩张充血,导致面部发红。因此,红光满面可能是健康的象征,也可能是疾病的症状,我们衡量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否则有可能贻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欢迎订阅,电话订阅有好礼!订阅热线:010-65242081

高血压,“非典型”症状别忽视

我们竭诚欢迎广大医护人员(撰写医学科普)和社会人士(撰写人生感悟、名人养生)踊跃投稿,来稿一律不退, 请自备底稿。文稿不拘文体、格式,力求通俗易懂,具备科学性、普及性、实用性、新颖性,字数以2000 字内为宜,请勿一稿多投,否则本刊拒付稿费。文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