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耳朵有一个小孔?不是老人说的“有福气”!爸妈要心里有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经常会看见小婴儿在出生后,耳朵旁边有个小洞洞。如果父母不是仔细观察的话,几乎很难发现。需要非常细心才找得到。婴儿的耳朵旁边可能有个小洞。
按照上一代的说法,这个小洞叫做“聪明洞”或“富贵洞”,意味着天资聪明,不愁吃穿。很多年轻的父母都相信,但是没有想到小洞会给婴儿带来痛苦。3岁的欣和她的父母被这个小洞折腾了。孩子出生的时候,父母高兴地发现孩子的耳朵上有这样的小洞。
随着孩子长大,脓性分泌物会从这个小洞里出来。根据抗生素的治疗症状会好转,但是很难根治。最后这个症状出现的时候,抗生素已经无效了。小孔周围也开始溃烂脓了。经过诊断,欣欣被诊断为先天性耳前肠管感染,并在手上进行治疗。
如果有“小孔”,多半是畸形的
先天性耳前肠管是先天性外耳畸形的疾病,1864年由Heusinger医生发现。一侧发病也好,两侧发病也好。我国儿童的发病率是1.2%。先天性耳前肠管的形成从胚胎时期开始,耳廓由第一弹性弓和第二弹性弓发达,异常发达的情况下该地区会发生异常和脱落,如果结节融合不完全或者第一弹性弓的关闭不完全的话,会形成肠管。
先天性耳前肠管是发病例,也是家族遗传。遗传方面,25%到50%的患者是双重侧发病。父亲有这个病史。直系后裔的疾病风险为35.7倍,母亲有着后代7倍的风险。应注意的是,一半患者一生不感染,如果出现感染的,会有分泌型、会有感染类型和一个单纯的类型。
所谓分泌型,就是肠内皮脂腺的分泌物堆积,在外口的区域产生分泌物,引起局部发痒和隆起。一旦发生感染,一部分地区会出现红肿、疼痛、脓等症状。如果感染变得更加严重的话,周边的软组织就会肿胀崩溃,很长时间都治不好。
摘除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先天性耳前肠管感染的话,有反复发生的倾向。感染的次数越多,之后发病的频率也越高。需要在期间内排除引流、换药以及脓性分泌物。周围会出现皮肤的红、痛、发烧。
临床上,根据肠的位置,选择的手术方法也不同。耳轮前驱型耳前肠管患者是通过区域切除来治疗的。耳轮足型耳前肠管患者是用耳朵圈脚开裂的方法治疗的。具体的手术治疗中,单纯肠管切除有切除组织少、伤口面积小、细枝容易泄漏、复发等优点。
耳前组织的整体切除的方法,扩大手术的领域,切除耳轮软骨和软骨膜等的肠管全体这样的手术范围宽广,彻底地去除感染期周围的炎症组织,织出反复感染留下的瘢痕组织,不过,这个方法手术的伤面大是的。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方法,取决于发病和感染的状况。
平时要注意什么?
对具有先天性耳前肠管的孩子,监护人经常注意局部卫生,频繁触摸、挤压、挤压肠道口,防止出现感染。特别是洗脸的时候,请注意肠道口的干燥,用棉棒擦拭周围的水。轻度分泌或感染的情况下,在医院处理,必要时服用抗生素可以抑制感染的程度。如果肠口区域出现大红肿的话,可能会出现脓肿。必须去医院处理必要的脓。另外,定期换药,完全治愈伤口。
为了预防感染,避免发作是很重要的。症状严重的话,需要手术。
家长对于孩子的一些异常情况如果很担心,一定要警觉,及时去医院确认是不是正常,切莫听家里的老人说是“有福气”。我们一定要多学习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不要让自己的无知坑了孩子。
如果一旦有了什么问题,耽误了孩子,那是父母一生的遗憾,自己也会终日在后悔中度过。平时多学一些育儿知识,多看些书,尤其是基础的医学常识,一定是对孩子有好处的。像文章上述出现的情况,少一个孩子出现,就是少一份担心。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快乐的长大,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