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十年、二十年后,身体会发生啥变化,从四个方面帮你做判断

文 / 天天听健康
2019-01-18 13:40

【专业医生天天和您说健康】

有朋友问:得高血压十年、二十年后身体会发生啥变化?如何判断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

高血压治疗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把血压降下来即可,终极目标有两个,一是尽可能阻止与延缓对全身体组织器官的损害,不少高血压患者经科学合理的治疗,三四十年后与同龄人的身体状况不相上下;二是消除高血压引起的猝死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高血压患者一生中存在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脑出血、脑梗是最危险和凶险的致死致后果。

因此要评判高血压十年、二十年后身体会有啥变化,是不是很严重,就要从这两个方面了解是否存在阻碍治疗目标实现的病理基础和风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血压是否达到控制要求

高血压患者对血压的控制,最基本的要求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但对特定人群还有特殊的要求,比如三四十岁年轻人预期寿命很长,应尽可能控制在120/80mmHg左右;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人,应尽可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对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病等的患者,力争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对高龄老人首先确保收缩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降至140/90mmHg以下为宜。

血糖血脂是否达到控制要求

血糖升高将加重加速高血压的危害,而血脂升高,特别是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高血压患者引发心脑血管病发生的最危害因素,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对这两项指标必须同时进行有效控制,控制要求是:

  • 空腹血糖保持在6.1mmol/L以下,同时患有糖尿病时至少应控制在7.0mmol/L以下

  • 餐后2小时血糖保持在7.8mmol/L以下,同时患有糖尿病时至少应控制在10.0mmol/L以下

  • 低密度脂蛋白在未发生心脑血管病时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如已发生心脑血管病时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

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是否达到控制要求

越来越多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对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控制的重要性,这些因素既独于高血压之外是引起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又与高血压协同增大对组织器官的损伤,是高血压患者应注重的控制指标 ,控制要求是:

  • 男性血尿酸应控制在360μmmol/L以下,女性应控制在300μmmol/L以下

  • 同型半胱氨酸应控制在15μmol/L以下

是否存在心脑眼肾等器官病变

通过颈动脉彩超、心脑血管CT、眼底照相彩超、肝肾功能检测等了解是否存在血管病理性改变,明确是否高血压引起了器官病变,比如颈动脉斑块存在预示全身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尿微量蛋白升高提示存在高血压肾病发生等。

总之,高血压的严重程度,需要从多方面的控制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定期进行上述指标检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年内,这些指标及病变控制良好或病变进展缓慢,则表明高血压得到良好控制。

需要提醒的是,高血压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这些指标与病变将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特别是早中期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极大地增加了高血压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