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欧洲高血压指南 | 思考与启示

文 / 心血管时间
2018-08-31 21:09

名家视角

2018 年 8 月 25 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正式发表了 2018 年欧洲高血压指南。

该指南结合近年来新取得的临床研究证据,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与评估策略进行了全面修订,提出了多方面的新推荐建议。新指南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组织国内部分专家从不同侧面对欧洲新指南进行了分析与解读,以期为国内读者正确认识与理解该指南提供参考。(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孙英贤 赵连友 郭艺芳)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孙英贤教授将为诸位介绍新指南的更新要点及现场解读,以下为正文。

2018 年 ESC/ESH 高血压管理指南于当地时间 8 月 26 日 11:00 正式在线发布,McManus 教授对新指南中血压的分类、测量和诊断做了详细点评。

新指南建议,依据诊室血压值将血压分成:

理想血压 (SBP<120 mmHg 并且 DBP<80 mmHg)

正常血压 (SBP 120-129 mmHg 和/或 DBP 80-84 mmHg)

正常高值 (SBP 130-139 mmHg 和/或 DBP 85-89 mmHg)

高血压 1 级 (SBP 140-159 mmHg 和/或 DBP 90-99 mmHg)

高血压 2 级 (SBP 160-179 mmHg 和/或 DBP 100-109 mmHg)

高血压 3 级 (SBP ≥ 180 mmHg 和/或 DBP ≥ 110 mmHg)

>>上下滑动卡片查看<<

新指南将诊室血压 ≥ 140/90 mmHg 作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同时将 24 小时平均血压 ≥ 130/80 mmHg、白天血压 ≥ 135/85 mmHg、夜间血压 ≥ 120/70 mmHg 和家庭血压 ≥ 135/85 mmHg 列为高血压的定义。

新指南对诊室血压测量过程也做了详细描述。测量前,患者应在安静环境中舒适静坐 5 分钟,测量三次血压。对于存在房颤等心律失常的患者,血压值不稳定,应做额外测量。应使用听诊方法测量,因为大多数电子设备尚未在房颤患者中得到验证。测量时使用适合的袖带,应与心脏同一水平,患者背部和手臂应有支撑。听诊法测量血压应将柯氏音 I 和 V 作为 SBP 和 DBP。对所有首诊患者测量站立后 1 分钟和 3 分钟的血压以排除体位性低血压。对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及其他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也可以在后续的随访中考虑测量卧位和立位血压。

新指南推荐至少在首诊时要测量双上肢血压,因为双侧压差>15 mmHg 往往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并与心血管危险升高相关。若存在双上肢压差,后续的所有测量应使用血压值高的一侧肢体。推荐测量血压时进行脉搏触诊,记录心率,排除房颤等心律失常。

新指南推荐高血压的诊断应基于诊室内或诊室外血压值。诊室血压应重复一次以上,除非严重的高血压(如高血压 3 级,尤其是高危患者)。诊室外血压包括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家庭血压监测(HBPM),ABPM 具有识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提供更强的预后证据、进行夜间血压监测、记录真实世界血压以及记录更多信息(包括短期的血压波动性)等优点;HBPM 具有可排除诊室影响、相对容易操作、实现患者充分参与、易于重复以及可评价长期血压波动性等优点。新指南明显提高了诊室外血压的诊断地位。特别推荐用于发现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定量治疗效果及发现副作用的可能原因等情况。

对所有 18 岁及以上的成人推荐进行血压筛查,若为理想血压,应至少每 5 年测量一次;若为正常血压,应至少每 3 年测量一次;若为正常高值血压,应至少每年测量一次。

与 2017 年美国新版高血压指南不同,2018 年 ESC/ESH 血压管理指南沿用了 140/90 mmHg 的诊断界值,不像美国指南那样激进,欧洲新版指南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更容易被接受。虽然在高血压的诊断上并未采用更严格的定义,但在治疗上的推荐较上版指南更为积极,对于大多数能够耐受的患者,可将血压降至<130/80 mmHg。同时,新指南对高血压的筛查流程、诊室外血压的应用也做出了详细的推荐,更具有实用性。

孙英贤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编辑:杨源 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