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改善生活方式,远离高血压困扰

文 / 国寿嘉园
2018-05-21 12:33

通过《专家解读|高血压,早知晓早预防》和《专家解读|误区真可怕,害己又害ta》这两篇文章,张峰博士很详细的向我们阐述了高血压疾病的标准、并发症以及高血压防治的误区。作为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高血压严重影响着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生活的忙碌让人很少重视它,等到了严重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假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治工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杜绝患上高血压。


据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但长期有效降压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因为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往往与血压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控制血压的意义在于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的总体风险。根据多项降压治疗临床试验分析证明,收缩压下降1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5mmHg,3-5年内中风、冠心病、心衰事件发生概率将分别减少41%、22%、50%。

改善生活方式

针对年轻人群或未患高血压疾病的中老年人群,我们应该以预防疾病为主,同时改善生活方式也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因此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预防:

1、减轻体重。尽量将BMI(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控制在25以内 ,减轻体重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心衰患者均有益处;
2、减少钠盐摄入。膳食中80%的钠盐来自于烹调用盐和各种腌制品,所以应当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主;
3、补充钙和钾盐。每人每日吃新鲜蔬菜400-500g,喝牛奶500ml,可以补充钾1000mg和钙400mg;
4、减少脂肪摄入。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
5、限制饮酒。饮酒量每日不可超过相当于50g乙醇的量;
6、增加运动。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水平,较好的运动方式是低等或中等强度的运动,可选择慢跑或者步行,宜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

降压药治疗对象

高血压2级或以上患者(血压≥160/100mmHg);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已经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患者;血压持续升高3个月以上的1级高血压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者。

血压目标控制

目前认为血压控制的总体目标值水平是140/90mmHg以下,65岁以上老年人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而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的降压目标更严格的确定在130/80mmHg以下,在能耐受的情况下,患者的血压水平应该逐步降低并尽可能达到此目标值。

药物治疗

使用降压药物应遵循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考虑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个体化

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常用降压药物

利尿剂

使肾脏增加水钠排泄药物的总称,通过排泄水钠,减少细胞外液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方式降低血压,噻嗪类使用较多,起效平稳、缓慢,作用持久。并可增强其他降压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尿量增多,痛风患者禁用;

β受体阻断剂

可通过抑制中枢交感神经、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起效较强而且迅速。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并对心肌收缩力、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均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加气道阻力;

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减少细胞外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达到降压作用,对老年患者有较好的功效,并可用于长期嗜酒引起的高血压,和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的患者,长期治疗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主要缺点为有反射性交感活动增强引起的心率增高,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可使血管紧张素II生成减少,并使缓激肽讲解减少达到降压目的。起效缓慢,3-4周时达最大作用,对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主要是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高血钾症、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并应定期检测血肌酐及血钾水平;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它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药理机制类似,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一般不引起刺激性干咳,治疗对象和禁忌症两者相同。

总结

上述所介绍的就是如何预防高血压的一些方法,高血压如果不能好好控制就会引发各种疾病,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起来,注意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使我们远离高血压的困扰。

你还想知道关于哪方面疾病的知识,可留言小编,国寿嘉园将定期邀请专家为大家进行解读。

作者: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 张峰博士

本文由国寿嘉园健康养老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