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辣椒、嗑补药、看美女......为啥流鼻血?真相都在这里!
感谢医林百晓生授权转载
提到流鼻血,谁都不陌生。
不仅如此,估计还都听过许多关于流鼻血的“解释”,比如:
冬天流鼻血---这是喝水少了,太干,上火!
夏天流鼻血---这是凉茶喝少了,太热,上火!
吃补药流鼻血---这是吃多了,太补,上火!
看到美女流鼻血---这是傻小子阳气足,太色,上火!......
后来看小说里常有服毒而亡的人(比如武大郎),都被描述成“七窍流血”---鼻子是七窍之一,想来也必是“重灾区”。
但细想之下却又搞不清这中毒流鼻血跟前述的哪个“理论”能搭上边---不过看书里描述的武大郎的中毒表现:“油煎肺腑,火燎肝肠”,估计还是“火”上得太大了吧?
相对于民间“俗”解,中医里的解释就“雅”的得多了,有肺经热盛、胃热炽盛、肝火上逆、肝肾阴虚、阴虚肺燥、脾不统血......等等。各位别觉得复杂,这些还只是纲要,这些“四字纲要”后面都分别跟着一大串更复杂的解释,读起来虽然难解真意,但最后倒也都归到了同一个结论:会流鼻血。
现在看来,从前的那些理论之所以听起来玄而又玄,其实反倒是说明了前人根本就没搞清楚出血的真正原因---不过这不能怪祖宗,当时的科技水平低下,确实也很难搞清楚。
现在看来,不论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出血,都不外乎下面三类原因:凝血机制异常、血管壁结构或功能异常和血管内外压力差过大。这三个因素既可以独立发威,也经常相互作用。而由于鼻腔黏膜里的毛细血管非常丰富而且粘膜非常薄,所处环境相对干燥,所以一旦上述诱因出现,鼻子自然就首当其冲。
了解了这些,前面所提到的流鼻血的原因就很容易解释了。比如吃辣椒,我们知道辣椒里面含有丰富的辣椒碱,后者有非常明确的促进毛细血管扩张的作用---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了,自然容易出血。
关于吃补药流鼻血的原因相对复杂一些,多半是上述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以中医界“四大仙草”之首的人参为例:根据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果,人参不仅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抗疲劳的作用,它同时还可以升高血压并且对于血小板的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如果吃多了,后果可想而知。
由于血压升高引起的出血在临床上很常见,有的是由于用药的缘故;有的是情绪激动;有的是意外刺激,比如忽冷忽热;还有的是血管内外的压力差突然增大,比如乘坐飞机上高原,毛细血管会因为血管内外的压力差突然增大而急速扩张,于是引发出血。如果是乘车上高原,压力的变化缓慢些,情况就会好得多了。
前面所说的看见美女流鼻血其实也是血压波动的缘故,但是很少见,毕竟年轻人的血管弹性非常好,轻易是不容易破的。而老年人则不同,虽然他们看美女帅哥的积极性比年青人有所下降,但是患高血压的多,尤其是有抽烟喝酒习惯的人,血管质量更差。并且由高血压引发的鼻出血一般不容易自行止住,必须要找专科医生来处理。
从这个角度看,鼻子出血似乎也不全是坏事,起码还可以对某些疾病和异常情况起到预警的作用。比如儿童的鼻出血,有很多就跟孩子爱挖鼻孔的“恶习”有着莫大关系。
冬春季节是流鼻血高发季节,其主要原因是天气寒冷和干燥,这两个因素都可以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所以容易引发出血。这一点跟“上火”虽然扯不上什么关系,不过处理方法倒是很类似:注意增减衣物,多喝水。
关于鼻出血的治疗也不少有趣的说法:比如有人说仰起头来可以止血;还有人说举手也能治鼻血,并且要求左边流血举右手,右边流血举左手......。
这些说法显然都是无稽之谈,不仅没有效果,搞不好还会误事。首先说“仰头止血”,这个动作只能使血液流向口咽部,根本就没有止血的作用,如果碰上出血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窒息;“举手止血”法就更滑稽,不仅在实践中毫无效果,情景还很搞笑:一边流着鼻血一边束手待毙一般地举着手,等着鼻血自己慢慢地止住---如果能自己止住的话。
正确的做法是保持直立或微微低头让鼻血从鼻孔里流出,然后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大约用五到10分钟基本上就可以止血。冷敷面部、额头和颈部也可以帮助止血,这一方面可以使血管收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降低血压。如果还是止不住,就赶紧去医院吧。
说到这里突然发现还有许多说法其实也都没有科学依据,但却传得神乎其神。比如前面所说的“武大郎事件”里的砒霜,因为其颜色发红故也被称作“鹤顶红”。其实纯净的砒霜是白色结晶,古时候的砒霜之所以颜色发红是因为杂质太多,跟仙鹤一根毛的关系都没有。
现在人们还在津津乐道的“银针试毒”也是以讹传讹,其实银针根本探不出砒霜的存在与否,但是之所以古时候插入砒霜中银针会变黑,其实是因为那时冶炼技术差,制成的砒霜中往往含有大量硫化物的缘故---银针其实是被硫化物搞得变成了黑色。若不信,你可以去弄个皮蛋(松花蛋)试一下。
关于对砒霜中毒的描述就更离谱了,说什么“七窍流血”、“骨殖酥黑”,而真正的急性砒霜中毒主要表现出来的是急性胃肠炎和神经系统的症状,七窍流血是没有的,就连口鼻出血也很少见。
至于骨头变黑,告诉你:能使骨头变色的中毒一般都是慢性中毒,而且也就能使骨头略微变色而已,要想整到“酥黑”的程度,除非是乌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