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竟患糖尿病,已经酸中毒,接近昏迷!家长要小心哪……
提到“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
但是一岁左右的宝宝得了糖尿病,
您听说过吗?

东阳市人民医院前几日就收治了一位才15个月大的糖尿病宝宝,是人民医院目前收治糖尿病患者中年龄最小的。
楠楠(化名)一直是个乖宝宝,吃饭都不用父母担心。但前段时间,楠楠突然开始不爱吃饭。

一开始家人觉得是小孩闹脾气,就直接端走饭不给吃了,结果孩子一整天都没喊饿,却开始闹口渴想喝水,饭不吃一天喝了好几杯水,导致楠楠晚上得换四五次尿不湿。

这个情况持续了好几天,楠楠的父母便开始节制孩子喝水,可孩子哭闹的厉害,渐渐开始精神不济,直到楠楠面色青紫,呼吸急促,四肢也开始发冷,家长才意识问题的严重性,赶忙将孩子送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

急诊监测患儿生化葡萄糖:51.65mmol/L,血气提示失代偿代谢性酸中毒。儿科主任方小燕表示,患儿才一岁多,血糖极高,高度怀疑糖尿病并发的危重症——酮症酸中毒,随时有生命危险,需立即开放静脉通道予以液体扩容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使用胰岛素纠正糖和脂肪的代谢紊乱。

“我有妊娠糖尿病病史,我一直很注意,但没想到楠楠还是发病了。”楠楠的妈妈难过道。而随后一系列的检查结果,证实了楠楠是“1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

PART 01
儿童也会得糖尿病?
是的!糖尿病发病不分年龄!!
儿童也会得糖尿病,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多数人认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得有一个发病的过程。“事实上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甚至新生儿期的婴儿照样可发生。”方小燕介绍,“像楠楠这样的情况,临床上也有记载,多数是1型糖尿病,病因不明,或和遗传因素有关。”

糖尿病大体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数起病较急,典型症状有“三多一少”,即是“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但婴幼儿糖尿病中,多尿多饮常不易被发觉而很快发展为脱水及酮症酸中毒,多数患者常因感染、饮食不当而诱发起病,约20~40%发现时已表现为酮症酸中毒。”方小燕介绍。
她提醒,对存在如下情况应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不明原因的昏迷患者;
顽固性脱水酸中毒难以纠正患者;
呕吐、腹痛伴有明显呼吸深长,呼出气有烂水果味;
食欲下降,乏力原因不明;
反复皮肤、尿路感染而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

宝宝有哪些症状要警惕糖尿病呢?
多尿:可能表现为纸尿裤变湿的频率增加、纸尿裤特别重(湿)、夜尿增多、尿床或者以前能控制排尿的宝宝出现尿裤子。
喝水多:爸爸妈妈可以明显感受到宝宝喝水量大幅增加,没有喝到水的时候甚至会表现的特别烦躁不安。
体重下降:糖尿病宝宝的胰岛素缺乏会损害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并且增加脂肪和肌肉分解。
酮症酸中毒:往往是1型糖尿病宝宝的首发表现(约30%),特别是3岁以下的宝宝,除了上面说的多尿、喝水多、体重下降外,还会表现为:呕吐、嗜睡、昏迷等情况,查血糖、尿糖高、尿酮体升高。

PART 03
宝宝得了1型糖尿病,该如何管理呢?
糖尿病宝宝管理有五驾马车:药物、监测、饮食、运动、宣教。
药物
以目前的医药科技来说,1型糖尿病的宝宝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自身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所以必须注射胰岛素来替代)。

血糖监测
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具体血糖的测量值来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每天至少测4次血糖,除监测是否高血糖外,更重要的是看看有无低血糖(比如胰岛素用量过大或吃的太少)。

饮食
很多爸爸妈妈的观念还停留在糖尿病的宝宝需要严格限制饮食,甚至追求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虽然这样可以把血糖控制得很稳定,但是却牺牲了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长得瘦瘦小小的。所以目前的观念是根据宝宝的饮食偏好、年龄阶段所需热量指定个性化的食谱,在保证血糖稳定的同时也能保证宝宝健康成长。

运动
每天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在规律锻炼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宣教
定期来医院复诊,跟医生聊聊宝宝的现状,学习新的糖尿病知识,减轻家长及宝宝的焦虑情绪都是有利于糖尿病宝宝的身心健康。

方小燕表示,很多家长在宝宝发病之初,很难接受孩子要终身使用胰岛素。其实只要血糖稳定,宝宝跟正常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虽说儿童糖尿病的治疗复杂耗时,但只要专病专治、分型诊断,配合药物控制、饮食调节、运动方式等,亦可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方小燕,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曾赴上海儿童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婴幼儿喘息,哮喘,感染后咳嗽,慢性咳嗽,儿童肺炎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六(2月27日)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