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他都需要关注的共识,如何让糖尿病预防事半功倍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早在2014年《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发布,这个共识填补了中国糖尿病预防领域的空白,让糖尿病预防有章可循;提出在广泛人群中预防糖尿病的意义和价值,为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提供了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共识得到了临床医生广泛认可,提高了临床医生和患者对糖尿病前期的重视程度,然而进过相关调研,糖尿病前期的防控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最新版的共识孕育而生。
近日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了2019华东内分泌代谢病论坛,在3月2日的论坛上举行了《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共识(2019)》的发布仪式。鉴于我国糖尿病防治的严峻形势,在糖尿病前期阶段就积极应对,是成本收益最高的方式,然而这一块我们做得很不够,本次共识一方面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制订统一的指导工具,另一方面完善糖尿病前期干预措施的指导方法和执行标准。在这次论坛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章秋教授对该共识进行了解读,今天我们来了解下该共识的相关内容。
1
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在中国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的慢性疾病,而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正经历着爆炸式增长,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就指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在中国。
而我国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的流行病调研数据也显示,中国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在快速增长,虽然说每次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的方法并不一致,但是糖尿病的流行趋势是确定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13年已达到10.9%,而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从2007-2008年的15.5%上升到2013年的35.7%。
2
不容忽视的糖尿病前期
从上文可知,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非常高,这个阶段是预防糖尿病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一方面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在成年人中,每3个人就有1个人属于糖尿病前期患者,若不加干预,每年每6个IGT患者中将有1个人成为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并发症的概率会增大,比如病程大于3年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大于46%;病程大于5年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大于61%;病程大于10年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到大于98%。另一方面,早在糖尿病前期就已经出现了高血糖的损害,因此,早发现早应对,非常重要。
3
糖尿病前期会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前期标志着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高,而其他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会增高,比如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风险均升高。
高血糖的损害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已经发生,并与多种疾病具有相关性,比如肿瘤、痴呆、抑郁等。
反观防控现况:在本次共识制订前,专家组进行了调研,通过对三千多名患者和将近一千名医生的调查得出,目前对糖尿病前期的临床干预不尽人意。
医生对糖尿病筛查路径不清晰,各级医院筛查方式差别大,筛查方式有风险筛查量表、指尖血糖、静脉空腹血糖、OGTT、糖化血红蛋白几种,而一级医院很少进行OGTT检查,主要是进行指尖血糖的检测,且一级、二级和三级医院的糖尿病筛查量表使用量均低。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患者不重视、不配合(已经患了糖尿病的患者,有些因为糖尿病早期不疼不痒,没有很好地去管理,更不要说糖尿病前期患者积极进行干预),另一方面是没有饮食运动指导的相应人员和工具,具体的标准也不是很清楚,从而不能很好地指导患者。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生活方式干预执行情况中,有24.15%的患者不想采取预防措施(对应上面提到的不重视病情的患者),有43.7%的患者不知道生活方式调整标准,35.32%的患者提出没有医生告知其具体的干预方法,39.35%的患者不知道生活方式有这么大的作用。整体来看,半数以上患者不能达到生活方式干预标准。
4
哪些科室需要关注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的防控工作重点应该在基层医疗机构,这个机构最易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承担起糖尿病筛查的责任,而内分泌科医生应该对基层医生进行筛查管理糖尿病前期的工作指导。此外,体检机构也应该了解该共识,在体检人群中及早发现糖尿病前期患者。除了内分泌科之外,还有一些糖尿病高危人群可能就诊的相关科室,这些科室的医务人员也应该对该共识有所了解。
内分泌科:肥胖、静坐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家属、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心内科:肥胖、静坐生活方式、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老年科:肥胖、静坐生活方式、年龄大于40岁。
精神科:肥胖、静坐生活方式、长期服用抗精神病/抗抑郁药物。
妇产科:肥胖、静坐生活方式、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糖尿病史。
5
如何进行糖尿病前期筛查?
目前非常常见的糖尿病筛查方法为空腹血糖,但是这种方法漏诊率较高,仅查空腹血糖,预计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中将有71%的IGT患者和12%的IGT+IFG患者被漏诊。
本次共识强调了糖尿病风险评分表的重要性。常规的筛查方法分两步,第一步先采用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对20-74岁的普通人群进行风险评估;第二步对风险评分总分≥25分者进行OGTT。
6
根据糖尿病前期人群风险分层制订干预策略
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妊娠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
对于IFG+IGT人群或者合并1种及以上风险因素的人群属于较高风险人群。而单纯的IFG或IGT人群属于较低风险人群。
通过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适当及规律的干预使其逆转为血糖正常人群,或者至少尽力维持在糖尿病前期,力争阻止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
对于较低风险者:首先启动生活方式干预,若6个月后效果不佳启动药物干预(超重或肥胖者BMI达到或者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IFG者空腹血糖>6.1mmol/L,IGT者OGTT 2h血糖>7.8mmol/L,或高血糖进展)和(或)无法严格遵守生活方式者。
对于较高风险者:或具有健康需求(例如,年龄<60岁)、有经济和医疗条件者考虑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药物干预。
7
生活方式干预非常重要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经济、实惠、高效的手段,不管是糖尿病还是糖尿病前期都应该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石,贯穿于疾病始终。而健康人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疾病的有力武器。
8
糖尿病前期的药物干预流程
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标者,可以启动药物干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和剂量,详情见下图。其中阿卡波糖是唯一获得IGT适应证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