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原创:看看怎么用中医理论研究西医
人类的生命需要物质维持,而体内所需物质与通过饮食摄取获得的物质有很大不同,将外界的物质转化为自身物质的“同化”作用过程复杂,生物化学反应便是沟通人体内外物质的桥梁。研究表明,生化反应的物质类型和反应过程,在动物界内部乃至动植物之间有相似性,包含哲学思想的中医或许是统一复杂性的合适工具。生化反应的过程如此复杂,不同反应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一环紧扣一环的结构,似乎可与“五行生克”联系起来;若能用一种简洁的规律描述纷繁复杂的生化反应间广泛存在的联系,想必对当前的生命科学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哲学合理性
五行学说是把世间众品分门别类的形态学分类体系,这种分类具有广泛意义,除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所描述人体的五脏、五体、五志、五液外,中药有五味、外界有五音等。五行作为广泛适用的分类方法已完成了大量事物的分类。那么对于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能否用五行的分类方法进行整理和研究呢?按照“正向邻位相生,正向隔一位相克,生克各自循环,数量越少越好”的要求,五行体系得到了唯一性的数学证明,而五行学说在生命科学中应用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很可能与五行体系和人体结构有相似的动态稳定控制属性有关。那么,作为人体内环境动态稳定的维持者之一的各类生化反应,也应符合五行规律。
建立生化反应与五行的联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组成人体的元素来自于自然界,应符合相同的规律。首先明确待归类物质本身的五行属性,再将其纳入反应体系,而人体内的化合物数量繁杂,能否仿照在诸多穴位中选取“五输穴”进行五行归类的方法,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五种生化反应物质进行五行配属以阐释其规律呢?生物体由各类复杂的大分子物质组成,这些大分子也存在于非生命环境中。那么,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五种生化反应物质进行五行配属验证规律的实验也可在体外实现,之后再代入生物体内验证,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研究方法。五行,填平生命与非生命间的鸿沟,既能描述基本化学元素之间的联系,又能描述相对非生命物质更加复杂的细胞器之间的联系,倘若能在物质层面上验证这一规律,后续研究将更易展开。
表1 细胞中五行物质基础列表
用生化反应的不同过程或类型对应五行:中医的概念更倾向于描述抽象事物的性质及其联系。五行相克形成的环恰好是能量代谢的过程,而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正依赖于各种生化反应,产生能量与消耗能量的反应可简单分为“阴阳”两个体系,具体到产生能量的反应,又分有氧与无氧两类,又产生了分类的可能。甚至可按照生化反应发生的器官进行归类,或按照其与机体新陈代谢的关系分类等,具体分类标准暂时难以制定,但可尝试建立一张联系表(见表2)说明可能的分类方法。
表2 中医五行同能量代谢和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关系表
《金匮要略》著名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利用五行生克关系指导用药的范例。西医学对五脏关系的描述模糊,进一步说明用中医的思维方法研究西医的必要性。研究的瓶颈在于中医的“五脏”与西医的解剖脏器无法一一对应,能否从更微观的角度,用五行的思想研究西医意义上脏器内部发生的生化反应?
若能用一种简洁的规律概括纷繁复杂的生化反应之间广泛存在的联系,将能用中医学的思维体系指导西药的使用如抗生素与中药的抑菌机理、细菌抗药性机制,将抗生素与中药纳入统一轨道,遵循中医阴阳转化、五行生克(抗生素抑制敏感菌,促进抗性菌产生与繁衍)原则治疗传染病可能是克服抗药性的可行之路。西药之所以无法纳入中医的体系,在于其过于细微。倘若能用五行生克等简洁规律描述分子间的关系以及生化反应的联系,那么西药的分子作用机制便可用中医理论来描述,西药的药理学研究将不再是复杂的分子间关系,药物相互作用等可用五行解释,联合用药的选择、禁忌配伍的药物均能在五行指导下予以发现与验证,甚至通过药物分子与人体内部特定区域的生化反应关系发现西药的“归经”等,中药、西药的结合将孕育出新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的新模式。
中西合璧,终将是思维方法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徐天成.生化反应的五行归属[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 37(03):197-200.
开课啦!尤虎博士根据其多年的临床理论精华,独创出“四维疗法”,能助你构建起全新的多维度辨证思维,全面、快速的学会中医。本次私教班采用线上互动教学模式,共17节线上课,理论创立人全程跟班教学。报名请联系华佗学院班长微信:jhtxue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