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湿气重,全方位教你祛湿!!!

文 / 微雨健康
2017-07-15 19:18

夏季潮湿的空气加上持续高温,湿气很容易入侵体内。因此,很多朋友一到了夏天,会感觉身体累,会有全身乏力、疲倦,甚至失眠心烦、口舌生疮等症状,其实这大多是因为湿气重引起的,湿气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很大。那么夏季体内湿气重怎么办?可以尝试用下面的方法祛除体内的湿气。

一、避免外界环境的湿气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夏季湿度大,如果生活环境潮湿、阴暗、闷湿,再加上使用空调,那么只会加重湿气。所以,夏季虽然天热,生活环境却要保持干爽、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房间内的湿气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等等。

二、按摩穴位祛湿

承山穴是祛除人体湿气的最好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红豆粥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是因为承山在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承山穴就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气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即可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散逸。游泳的时候,人的小腿肚子会抽筋也是因为人在水里感受到了寒湿的缘故,如果这时赶紧揉一揉承山穴,抽筋的症状则会明显改善。承山穴位于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这里,肌肉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

三、食疗

1.饮食习惯要注意

祛除湿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饮食方面着手。科学饮食就是要均衡并且适量的摄取食物,不能够暴饮暴食,同时也不能节食。日常的饮食,女性也要遵守不偏食、不挑食,才可以调理好肠胃系统,进而造成体内的水分代谢恢复正常。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日常的饮食最好做到科学,多吃清淡的食物和少吃油腻食物。专家建议,可以多吃地瓜、燕麦、绿豆、薏仁,这些被称为祛湿祛毒“四大素食”。此外,扁豆、云苓、白术等药材都有祛湿的功效,可将其作为煲汤的配料,以达到祛湿的效果。

2.夏季驱寒祛湿的食物:

(1)大蒜

蒜是很好的祛湿食材。可以多吃蒜苗,夏天做菜的时候可以多加蒜蓉调味,做瘦肉粥或是肉骨粥等荤粥品的时候可以加点蒜瓣,炖汤则可以加点大蒜。

(2)生姜

中医认为,姜是助阳之品,于是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特别是姜具有利胆、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的作用,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

姜也是祛湿良品,平常做菜肴可以适当加些姜蓉姜片调味,也可以做子姜为主食材的菜肴(姜爆鸭、子姜炒肉片、子姜炖牛肉等),常水中作业的人群则建议常喝甜酒姜汤。紫姜的祛湿效果最好,建议食用紫姜。

若然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经常含服鲜姜片,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鲜姜滋润而不伤阴,每天切四五薄片鲜生姜,早上起来饮一杯温开水,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让生姜的气味在口腔内散发,扩散到肠胃内和鼻孔外。

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可以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在祛除湿气方面,辣椒和葱、姜、蒜这些配料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辣椒和姜,性微热,祛湿比较有效,但是在夏季,要注意用量平衡,过多则会导致火气旺盛,不要刚祛湿又来了火。

(3)羊肉

中医认为,天气虽热,但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营养学家也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结果显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不过,“吃伏羊”并非人人适合。热性体质、容易上火、身体容易发“痈疽疔疖”的人,并不适合包括“三伏补”在内的“冬病夏治”,别随意尝试。

(4)薏米

薏米的祛湿效果非常好,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赤小豆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过多负担。也可以将薏米炒熟泡茶喝,或打成粉,冲泡来饮用,都是不错的方法。

(5)红豆

红豆有利尿解毒、强心健脾的功效,可有效消除水肿,排出毒素,祛除湿气,因此在夏季可以多喝点红豆汤,或和薏米一起熬制,还可加些红枣、百合等。但是,注意不要加大米,会影响祛湿效果。

(6)绿豆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是夏天祛暑的良药,也可以有效去除体内的湿邪,可以熬绿豆汤,当做解暑饮品。

(7)冬瓜

冬瓜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清胃降火之功效,常吃可减脂祛湿,可见冬瓜是非常好的食物,可以熬制冬瓜排骨汤、冬瓜老鸭薏米汤,祛除湿气,也可以清炒冬瓜片。

(8)紫苏

紫苏是调味香料,也是祛湿良品。做鱼类、贝壳类、海鲜、田螺等水产菜肴的时候,可以多加点鲜紫苏叶或是紫苏粉,不但能去腥,还能祛湿气。此外,也可以用紫苏炖肉来祛湿,建议紫苏炖羊肉或是紫苏炖牛肉。

(9)辣椒

辣椒也是祛湿良品。比较辣的辣椒只能用来做菜肴调味,肯定不能大量吃的。如果吃不了辣,就多吃甜椒、菜椒等不辣或微辣的辣椒品种。

此外,玉米、扁豆、水芹等家常食物也有降浊利尿、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的功效,体内湿气重的人群可以多吃一些哦!

四、运动祛湿

一方面是现代人夏季出汗少,需要通过运动排汗。另一方面所谓动能生阳,湿寒体质的出现便与阳气不足有关。所以,夏季不妨主动运动、主动出汗,改变体湿、体寒问题。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出汗可以很好的祛湿。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非常有益;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空调房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可尝试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防湿、祛湿的最佳运动方式是“微动四极”,也就是轻微的活动四肢,使身体的阳气慢慢的恢复,湿气逐渐散去。不过,不可大运动出大汗,这样气随汗泄,气受伤了,水湿的的代谢受到影响,水湿虽然随着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内湿又出来了,最终湿气还是没有去掉。

五、背部刮痧散热祛湿

容易受风的部位通常是人体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区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祛湿。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榄油以起到润滑作用,从背部沿脊柱从上往下单向地刮,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从上往下刮,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个区域刮5-8下即可。

尤其是三伏天湿气重,易出现呕恶头昏等病症,也可采取刮痧办法。具体是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过的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或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现紫暗色即可,也可涂上清凉油刮。

六、足疗祛湿

中医有“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的说法。夏天用温水泡脚对养生也有重要的作用,对脾胃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脾胃功能不好,容易被湿邪侵犯,用藿香煎汁泡脚,是夏季祛除湿气、消解暑热的好方法。

三伏天一般会天天洗澡,但是却很少有人泡脚。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温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部众多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睡前用40℃温水泡脚,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七、穴位贴敷

《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所以除上述祛湿方外还有中药贴敷祛湿方法。

这是中医外治的一种方法,不同症状贴于体表不同穴位,即可改善种种湿症引发的不适,不失为一种便捷有效的祛湿方式。由于穴位贴敷祛湿方法过于广泛,可取穴位众多,在这里不一一概述。

这个贴敷方法,在中央台的《健康之路》节目中也有报道:睡前贴足底的涌泉穴,早起撕掉,在睡眠中祛湿。在古代叫做“延年涌泉膏”,男人贴涌泉和肾腧穴,女人贴涌泉和子宫对应的关元穴,用来日常的祛湿保健,疏经络,活气血,经过现代的改良叫足贴,是居家旅行,日常保养的必需品。

(关注【微信:haiyanaiyuchen】了解相关,获取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