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医者善用《董公这5种针刺深浅》的方法

文 / 信托健康产业
2021-03-17 18:23

临床上针刺的深浅对疗效影响极大,古书中不乏记载,董氏奇穴中亦经常提及深浅不同的主治有别,那么初学者,该怎样把握住针刺的深浅来实现快速临床应用呢?

在董氏针灸临床中,董师用穴之深浅大致依循下列几项原则。

作为一个初学董针的朋友,熟记,并且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快的在专业上得到进步,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来确保患者的疗效。

一、根据病位

一般病在表、病在肌肤宜浅刺;病·在骨、病在脏腑宜深刺。

有时治外感表证,常在背部大椎、肺俞、膏肓点刺出血即为浅刺之例。

同一穴位之深浅主治亦有别,如地士穴针深1寸治气喘、感冒、头痛及肾病;针深1.5寸治心脏病。

其要旨为治近宜浅,治远宜深。

又如最常用之足三里穴,董师常说∶针0.5~ 1.0寸治腿部病,针1.0寸~1.5寸治肠胃病,治心脏病、气喘至少针1.5寸以上,头面病则宜2寸以上,临床应用确有道理。

二、根据病性

一般热证、虚证宜浅刺;寒证、实证宜深刺;新病宜刺浅,久病宜刺深。

董师治疗较轻较短之病,常以手指颜面较浅部位之穴道针刺,对久病重病则以小腿大腿部位较深之穴位为主;热病在较浅穴位(背部)及井穴点刺,寒证久病则在腿部、肘部血管或肌肉较厚部位深刺久留或点刺。

三、根据四时节令

一般春夏宜刺浅,秋冬宜刺深。

董师治疗疾病不只遵行春夏刺浅,秋冬刺深之理,在选穴方面亦有不同,充分体现了董师对时间治疗学的认识。

四、根据病患体质

一般肥胖、强壮、肌肉发达者宜刺深;消瘦、虚弱、肌肉脆薄及婴儿宜刺浅,董师亦遵循此原则进针,对体力劳动者进针较脑力劳动者通常稍深。

五、根据穴位:

根据穴位 董氏奇穴用穴多以四肢为主,肥厚部分可稍深,其余部分宜稍浅。穴分天、地、人三部,局部刺浅,再远入中,最远入深。

躯干胸背概以三棱针轻浅点刺为主,

头面部穴位多以浅针直刺或卧针平刺为主,绝无危险,且疗效高。

董师针刺论深浅,虽据病位、病性、体质、节令、穴位而定,但总以穴浅宜浅,穴深宜深;治近宜浅,治远宜深;新病宜浅,病久宜深为要。

取穴多在四肢,强调宁失之深,勿失之浅,如蚊蝇之叮。

由于深针有透穴作用,加强了经脉间之联系,并扩大了针刺之主治范围,且由于一针多穴,合乎精简原则,不但减轻进针之疼痛,又能加强刺激量,提高针刺效应,最为董师所乐用,但不论深浅,又必以得气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