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文 / 健康题库
2021-01-05 18:33

按阳历来讲,也按遇秋的计年方法,这篇文章算是开年第一篇文章了,就讲一个学中医的理念:学中医,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遇秋认为,学中医,方向一定是追求临床实效,而不是玄学,否则,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

遇秋不反对有人专门搞文化、搞玄学,因为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人就需要玄学来作为精神支撑,说一说易经,算一下命,谈一谈风水,信一门宗教,对于抚慰心灵,化解精神压力,有时确实是有效的,社会也需要这些玄学。

但是,比如新冠肺炎来了,这些玄学就派不上用场了。国外有很多宗教聚会导致群体感染事件,可见神在这个时候也是无计可施,还得靠医学。

所以,遇秋认为,学医的人,必须要追求临床实效。

遇秋认为,中医正在逐步现代化,而且最终会全面现代化。学中医的人,必须要接受这个事实,而且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为什么中医会现代化?因为人在现代化。

现在有的人,宣传古中医,似乎什么都按古代的来,就会很厉害一样。有本事生活方式也按古代的来:

古代的中医,是不用电脑、手机、电话的,看书不用电灯而用蜡烛,开方用毛笔不用圆珠笔,不用现在的纸来记录东西的,不住楼房,不坐汽车高铁飞机,近视也是肯定不戴眼镜,都是凑前去看病人……

遇秋认为,学习古代中医的精华,是必须,非常重要,但是,不能泥古不化。

从古至今,人的生理结构,确实是变化不大的。

但是,疾病的种类,却变化非常大。古人重视的,研究非常深刻的疾病,现在可能没有机会碰到了。

比如疟疾、霍乱,在古代的医书里,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也非常多。但是,现在一般的中医,有机会去治疗吗?

比如,以前经常吃不饱,饥饿导致的疾病很多。我们去看建国初期的医家经验,看起来很严重的疾病比如水肿,甚至奄奄一息的病人,煮几个鸡蛋,或者喝点白糖水,一吃就好了。现在国内基本上没有这类病人了。而当今要解决的疾病,反而是吃太多导致的……

诸如此类的,太多了。

现在的主流疾病谱,和以前的有非常大的不同。不是说古代的经验就一定用不上,而是说,如果不专门去研究、变通,一味地尊古、泥古,可能就治不好病。

同时,中西医结合也是历史的大趋势,当前国家的政策也是如此。这事情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了。最终会怎么样,我们也不清楚。

历史上,像清朝,也属于外族入侵,先是占据主流,经过两百多年的融合之后,全国都扎辫子,但是,通行的文字还是汉字,讲的还是汉语。满文都现在都快消失了。两三百年之后,是否也会出现表皮是西医,里子是中医的情况?这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也管不了两三百年之后的事情了,我们只能接受现在的大趋势,好好学习相关的知识,为历史的发展出一份力。

综上,以临床疗效为准则,中西医结合,应该是当前学习中医的大方向,千万不要迷失方向,以免浪费时间精力,最终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