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可清心火,亦可用于小儿痘毒、小儿惊痫
淡竹叶,又名竹叶门冬青、迷身草、山鸡米、竹叶麦冬、金竹叶、长竹叶,味甘、淡,气平寒,阴中微阳,无毒,入心、脾、肺、胃经。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干。茎呈圆柱形,有节,表面淡黄绿色,断面中空。叶片披针形,有的皱缩卷曲;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
《纲目》:"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握灵本草》:"去胃热。"
《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
《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
现代药理研究
1、化学成分茎、叶含三萜化合物:芦竹素,印白茅素,蒲公英赛醇和无羁萜。另谓地上部分含酚性成分、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2、药理作用
解热作用:对人工发热的大白鼠经口给予淡竹叶1~20克/公斤有退热作用,有效成分溶于水而难溶于醇。
利尿作用: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猪苓、木通等为弱,但其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排泄则比猪苓等强。
其它:研究发现淡竹叶水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另还有增高血糖的作用。
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除烦,利尿。清热除烦:烦热口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利尿通淋:小便不利;淋涩疼痛。逐上气咳喘,散阳明之邪热,亦退虚热烦躁不眠,专凉心经,尤祛风痉。
淡竹叶的食用禁忌
《品汇精要》:"孕妇勿服。"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