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医-治病八法之汗法|唐云

文 / 宠物健康咨询
2020-12-05 09:31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疾病的产生无非是各种内外因素引起人体内在动态平衡失调的结果,那么对疾病的治疗,当然也就是以恢复人体固有的动态平衡为目的。根据疾病对人体平衡破坏情况的不同,中医创造了很多的方法来恢复人体原有的动态平衡,这些方法我们称之为“治法”。如外感风寒会导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骨节酸痛等症状,这时人体内在的平衡失调主要在于风寒邪气闭塞汗孔,所以在治疗时就采取了使机体发汗的方法来疏通汗孔、发散风寒,从而恢复被风寒所破坏的内在平衡,这种发汗的方法,就是中医上的一种治法。

我们前面讲过,疾病的性质无非就是两类,一是人体基本物质亏损而导致的虚证,另一类就是内外邪气破坏人体脏腑机能而造成的实证,所以中医的治法总的来说离不开两个原则,那就是“补正”和“祛邪”。也就是说,中医的任何治法都是围绕着“祛除外来邪气,补充自身正气”这个原则来进行。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所获得的各种证据来了解和判断疾病的虚实情况,并根据疾病虚实而分别采用“补虚”或是“祛邪”的治疗方法。如果是虚证,那根据亏虚的物质不同而有不同的补法。如果是实证,根据邪气的不同性质和部位,又有不同的祛邪方法。因此在补虚和祛邪的原则上,又可以演化出丰富多彩的治法,清代医家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归纳出了八种主要的治法,这就是沿用至今的“治病八法”。这“八法”是: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和补法,通过这八种基本的方法,我们对疾病的治疗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准则。从这一章起,我们就逐一来探讨这八种治疗方法。

汗法,就是通过发汗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各种邪气侵犯肌表而引起的表证。

中医认为汗液的产生是“阳加于阴”的结果,意思就是说,人体汗液的产生,主要是阳气蒸腾阴液,使之从汗孔排出体外的结果。其中人体阳气对阴液的蒸腾作用是汗液产生的重要条件,所以当阳气对阴液的蒸腾作用受到影响,就会导致人体汗液排泄的障碍,出现出汗不畅或无汗的症状,这时就需要使用汗法来治疗。

由于人体阳气对阴液进行蒸腾形成汗液的这个生理过程主要是在人体的肌表得以实现,所以当各种外邪侵犯人体肌表,阻遏阳气的蒸腾作用时,往往就会造成出汗障碍,这就形成了我们前而讲过的“表证”。表证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具有恶寒发热的证候,而恶寒发热正是人体汗孔闭塞、汗液排泄障碍、人体产热散热失衡的结果。既然表证是人体汗液排泄障碍所引起,那么治疗当然就是以恢复汗液的正常排泄为根本,这就要靠汗法来实现。

外来的邪气主要有六种,在中医上称为“六淫”,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这些邪气对人体的汗液的生成与排泄的影响往往不是单独的,而是相互夹杂的。比如说风邪和寒邪一起侵犯人体引起风寒表证,风邪和热邪一起侵犯人体引起风热表证,暑邪和湿邪一起侵犯人体引起暑湿表证,等等,都会造成人体汗液生成与排泄的障碍,从而导致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症状的出现。而且由于不同的邪气具有不同的特性,所以治疗时也应该根据邪气的不同特性而选择不同的汗法。

一、辛温发汗法

本法适用于风寒表证。风寒表证是风邪和寒邪一起侵犯人体肌表、扰乱人体汗液的排泄过程而产生的一类疾病。由于寒邪具有收引和凝固的特性,所以风寒邪气侵犯人体肌表对人体内在平衡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汗孔闭塞和肌表气血凝滞。汗孔闭塞会出现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状,而肌表气血凝滞则会出现头痛、全身骨节疼痛、颈项不舒、脉象浮紧等症状,这两类症状构成了风寒表证的主要特征。那么如何来解决汗孔闭寒和肌表气血凝滞的问题呢?这就需要采用辛温发汗的方法。

所谓辛温发汗,就是指使用味辛性温的药物来发汗解表的一种方法。前而我们讲过,辛味的药物具有开通、发散的作用,而温性的药物又可以改善肌表血液循环,所以味辛性温的药物能有效解除汗孔闭塞和肌表的气血凝滞,从而迅速改善风寒表证所造成的各种不适。中医上常用的辛温发汗药有麻黄、桂枝、生姜、苏叶、荆芥、防风、白芷、辛夷、葱白、淡豆豉等。如果我们偶尔受点风寒,出现头痛鼻塞、恶寒怕冷、关节疼痛等症状,喝上一碗热姜汤,蒙上被子睡上一觉,出一身汗,马上就会感觉浑身轻松,这就是利用了生姜的辛温发汗的特性。

关于辛温发汗法,中医上有一个著名的方剂,那就是麻黄汤。麻黄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其药物组成为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适用于感受风寒邪气,出现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气喘等症状者。上面我们讲过,汗孔闭塞和肌表气血凝滞是风寒表证的主要特点,麻黄汤就是根据这个特点而制定出来的一个方剂。方中麻黄性温味辛,有发汗解表、发散风寒的功效,能解除风寒邪气引起的汗孔闭塞,为方剂中的君药;桂枝性温味辛,有温通血脉的功效,能解除风寒邪气引起的气血凝滞,并能辅助麻黄增强发汗作用,为方剂中的臣药。麻黄和桂枝的组合,能有效治疗风寒表证所导致的恶寒发热以及头颈骨节疼痛,也是整个方剂的灵魂所在。

风寒侵袭人体,除了会造成肌表的气血凝滞,引起头痛、骨节疼痛、颈项僵直之外,也会对肺脏造成影响。因为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又通过气管、鼻腔和外界相通,是人体脏腑中最表浅的一个脏器,所以也最容易被外来的邪气所侵袭。我们在第七章中讲述了肺脏的生理特性,那就是“主呼吸”和“朝百脉”,风寒邪气侵犯肺脏,就会影响肺的这两个生理功能,引起肺部气血凝滞以及宣发肃降功能失调,从而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所以麻黄汤中使用了杏仁这味药。杏仁在功效上有什么特点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杏仁“能散能降,故解肌、散风、降气、润燥、消积、治伤损药中用之”。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杏仁在功效上有三大特点:一是能解肌散风,这个功效可以协助麻黄、桂枝去除肌表的风寒;二是能降气,这个功效可以恢复肺的肃降功能,改善因肺气上逆而导致的咳嗽等症状;三是能治伤损。杏仁的这个功效值得我们注意,伤损的根源是什么?无非是经脉气血的瘀滞。杏仁能治伤损,那也就意味着杏仁可以有效地疏通气血、解除气血的瘀滞。而风寒邪气对人体的影响,除了导致汗孔的闭塞,另一个特点就是导致肌表和肺脏的气血凝滞,所以杏仁的疏通气血作用,既能协助桂枝疏通经络的气血,又能有效地疏通肺脏的气血,恢复肺脏正常的“朝百脉”和“主呼吸”作用。正因为杏仁具有这三方面的功效特点,所以张仲景选择杏仁来作为方剂的佐药。

最后我们来看甘草,甘草被称为“国老”,具有很强的调和作用,它能使麻黄、桂枝、杏仁三味药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从而使整个方剂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为整个方剂的使药。这就是麻黄汤的组方含义,虽然仅有四味药物,但却紧紧扣住了风寒侵袭肌表所造成的汗孔闭塞和气血凝滞这两大关键,所以能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

麻黄汤治疗风寒表证,除了药物配伍上的巧妙之处,它的服用方法也值得注意。原书称:“温服……覆取微似汗。”这句话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温服”,就是指药物煎好后要乘热服用。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汤,往往会感觉浑身暖和,甚至冒汗。由此可见,“温服”这种方法能起到辅助发汗的效果,使麻黄汤的发汗效果更加显著。

第二层含义是“覆”,“覆”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盖被子。盖被子对发汗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千万不可忽略。我在初学中医的时候,有一次感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于是我给自己开了1帖麻黄汤,本以为肯定会药到病除,可是药喝下去根本没有出汗的迹象,病情也无明显好转。明明辨证正确,用药也对证,为什么会没效果呢?在反复翻阅张仲景的《伤寒论》上有关麻黄汤的论述后,我注意到了这个“覆”字。于是我第二天又配了1帖麻黄汤,煎好服下后,盖上被子睡了一觉。睡到一半,我就感觉浑身发热,渐渐有汗珠渗出,各种症状也随着汗出而明显减轻。从这以后,凡是遇到这类风寒表证,需要用麻黄汤发汗的患者,我都会嘱咐他们喝完药后要盖上被子睡上一觉,以充分发挥麻黄汤的发汗效果。为什么“覆”对发汗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在上面说到,汗的产生是“阳加于阴”的结果,风寒邪气侵犯人体肌表,会阻遏人体阳气的正常运行以及对阴液的蒸腾作用,所以会出现无汗的症状。但这时体内的阳气并未亏损,通过“覆”(也就是盖被子)这种方法能使体内的阳气得到有效的蓄积,这就好比冬天我们常在菜地上盖上一层塑料薄膜,使蔬菜在冬季也能得到很好地生长。人体阳气得到蓄积,自然就能蒸腾阴液外出而为汗,所以“覆”这个方法是发汗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层含义是“取微似汗”,这句话的意思是发汗的程度要以微微出汗为佳,不要过度发汗,使人汗出淋漓。为什么要发汗要以微微出汗为佳,多发点汗对人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前面我们讲过,人体的气是依附于血液和津液等液态物质而存在的,如果血液或津液这些液态物质大量丢失,也会导致气的大量耗损而出现“亡阳证”(中医上把汗出不止、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象微弱这样的证候称为“亡阳证”)。汗液正是人体津液所化生,《内经》上说“汗出溱溱是谓津”就说明了汗液和津液的关系,所以如果发汗过度,导致汗出淋漓不止,不但不能对疾病起到应有的治疗作用,反而会造成阳气随着汗液外泄,出现“亡阳证”这样的后果。所以“取微似汗”这个度是发汗效果的一个标尺,只有掌握好这个度,才能使汗出病退,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这三层含义对发汗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忽略了它,往往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而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它,则往往能使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有关风寒表证的发汗法。

二、辛凉发汗法

本法适用于风热表证。风热表证主要是风邪和热邪一起侵犯人体,导致人体汗液排泄障碍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往往恶寒轻微而发热较重,伴有头痛无汗、咽喉肿痛、口舌干燥、面红目赤、脉象浮数等症状。由于热邪的特性易于损伤人体阴液,所以对待风热表证就不能使用辛温发汗的方法,否则就会加重对人体阴液的损伤,从而出现各种变证;但如果不发汗,那么汗液排泄漳碍又无法解除,有没有一种既能清热又能发汗的方法呢?有!这就是中医创造出的辛凉发汗法。所谓辛凉发汗,就是使用味辛性凉的药物来发汗,这样既能起到发汗的效果,又能避免辛温药对人体津液的耗损。

辛凉发汗这种方法首创于清朝名医叶天士,但由于诊务繁忙,叶天士本人并没有专著流传下来,清朝另一个著名医家吴鞠通对叶天士的经验加以总结,写出了一本专门讲述外感热病的著作,这就是《温病条辨》。这本书中很多有效的方剂其实都取自于叶天士的医案,经过吴鞠通的整理和命名,成了流传至今的著名方剂。其中的“银翘散”就是一张源于叶天士,但经过吴鞠通整理、命名,治疗风热表证的名方。

银翘散的主要组成是银花、连翘、淡竹叶、牛蒡子、荆芥、淡豆豉、薄荷、芦根、甘草、桔梗。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银翘散的组成,不难看出,银翘散主要由两类药物组成:一类是银花、连翘、淡竹叶、薄荷、芦根、桔梗、牛蒡子等辛凉药物,这一类药物在整个方剂中占有主导地位;另一类是淡豆豉和荆芥这两味辛温解表的药物,在整个方子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为什么要在大量的辛凉药物中加入少量的辛温药呢?这正是银翘散的巧妙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这就表明寒热刺激对人体的汗液生成、排泄有着不同的影响,药性寒凉的药物往往会抑制人体汗液的生成和排泄,从而影响最终的发汗效果。如果银翘散中没有荆芥和淡豆豉这两味辛温药,而全是由辛凉药物组成,那么整个方剂就会因为过于寒凉而影响发汗作用的发挥,而有了荆芥和淡豆豉这两味药,既增加了方剂的发汗效果,又不会因为药物的辛温性能而助长风热邪气对人体津液的损伤,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解暑发汗法

本法适用于暑湿表证。夏季炎热,人往往多食冷饮,导致寒湿邪气蕴积在体内,而肌表又受暑热邪气侵袭,汗孔开合失司,体内蕴积的寒湿无法通过汗液排泄到体外,这就形成了以外热内寒为特点的暑湿表证。其主要表现为发病于夏季、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面赤口渴、胸脘痞闷、舌苔厚腻等。既然暑湿表证具有外热内寒的特点,那么治疗时也需要根据这个特点来制定合适的汗法,“新加香薷饮”就是针对暑湿表证的特点而组成的有效方剂。

新加香薷饮由香薷、厚朴、银花、连翘、扁豆花组成。其中香薷是一味治疗暑湿表证的主药。香薷味辛性温,有很强的发汗解表作用,李时珍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犹冬月之用麻黄”。通过发汗作用,可以有效治疗暑邪导致的汗孔闭塞、发热无汗等症。此外,香薷还有良好的化湿醒脾作用,因此能有效去除蕴积在体内的寒湿邪气,治疗寒湿内蕴所导致的胸脘痞闷、纳食不香、舌苔厚腻等。香薷的发汗解表和化湿醒脾这两个特性决定了它在暑湿证的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方中厚朴、扁豆花的主要功效是温脾散寒除湿,辅助香薷去除体内的寒湿邪气;银花、连翘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表,辅助香薷发散肌表的暑热。这五味药共同构成了一个以香薷为中心,既清暑发汗又化湿醒脾的整体,因而能有效针对暑湿表证的外热内寒的特征,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上面讲了三种不同表证的汗法,这些汗法都是针对人体正气没有亏损,仅是外邪侵袭肌表、扰乱人体正常的汗液排泄过程而引起的疾病。对这些表证的治疗,只要通过合适的发汗方法,就能使外邪解散、汗液排泄恢复正常,所以上面所讲的三种汗法,都属于实证的汗法。但如果人体自身的正气不足(也就是中医称的虚证),这时再受到外邪的侵袭,出现发热恶寒等表证时,仍旧使用上述的汗法,就会因为发汗而使人体本来就亏损的正气更加虚弱,不但无益于疾病的治疗,甚至会加重疾病。那么对这一类虚证的外感,又该如何来处理呢?这就需要用到中医的扶正发汗的方法。

所谓“扶正”,就是扶持正气的意思,前面我们提到,人体的基本物质有阴(元阴)、阳(元阳)、气、血,正气的亏损也就是这四种基本物质亏耗而导致的,所以“扶正发汗”就是根据患者体内基本物质亏损的种类和程度分别用药物使亏损的物质得到补充和滋养,在这个基础上再选择合适的发汗方法,以发散人体肌表的邪气,这样才能达到既去除外邪又不损伤人体正气的效果。人体阴、阳、气、血四种物质亏损的临床表现,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提到,这里我们主要要来探讨这四种物质亏损的同时又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

一、滋阴发汗法

本法适用于阴虚外感。这是人体元阴亏耗,又感受风热邪气而引发的一类疾病。其特征是在风热表证的基础上兼有阴虚症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干咳无痰或痰中有血丝,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心烦不寐,舌红少津,脉数而细等。对待阴虚外感,如果单纯使用辛凉发汗的方法,那就会因为阴液外出为汗而导致阴虚症状加重,所以需要在补养阴液的基础上再进行发汗,这样才能避免因为发汗而导致阴液的损伤。“加减葳蕤汤”就是根据滋阴发汗的思路而制定的,其组成是生葳蕤(生玉竹)、葱白、淡豆豉、桔梗、薄荷、白薇、炙甘草、大枣。方中生玉竹滋补人体亏损的阴液,又不滋腻,为君药;葱白、豆豉、桔梗、薄荷、白薇疏散风热、去除肌表邪气、解除汗孔的闭塞、恢复汗液的正常排泄,为臣药;甘草、大枣调和诸药,且可以资助玉竹的滋养阴液作用,共为佐使药。整个方剂既能补充人体亏损的阴液,又能发散外来的风热邪气,同时避免了发汗药对人体阴液的损伤,所以清朝名医何秀山称本方“为阴虚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之良剂”,这就是阴虚外感的发汗法。

二、温阳发汗法

本法适用于阳虚外感。这是人体元阳亏耗,又感受风寒邪气而引发的一类疾病。它的特征是在风寒表证的基础上兼有阳虚表现,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四肢冰凉、倦怠嗜卧、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弱而无力等。人体的阳气对汗液的生成和排泄有着重要的作用,阳气亏耗一方面会因为对阴液的蒸腾作用下降而使汗液的正常生成、排泄过程发生障碍,出现无汗和少汗等症状,另一方面也会因为阳气的对肌表的固摄作用下降而使汗孔的正常开合发生障碍,出现汗出不止甚至亡阳等症状。因此,在治疗阳虚外感证时,需要重点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要温补人体的阳气,使阳气对阴液的蒸腾作用恢复正常,这样才能使人体的汗液得以正常生成和排泄,并解除风寒邪气所造成的汗孔闭塞,头痛身热等症状;二是要选择既能发散风寒又不过度开泄汗孔的药物来驱除侵袭肌表的邪气,这样才不会因为发汗过度导致汗孔有开无合而加重对人体阳气的损伤,甚至导致亡阳证的出现。基于这两个原则,中医发明了温阳发汗的方法,晋朝名医陶弘景制定的“再造散”就是治疗这类阳虚外感的良方。

再造散由黄芪、人参、熟附子、细辛、桂枝、羌活、防风、川芎、煨生姜、炒芍药、大枣、甘草等十二味药组成。方中的黄芪、人参、熟附子、大枣、甘草温补人体阳气;羌活、防风、川芎、煨生姜、桂枝发散风寒;炒芍药和营卫而防止发汗过度,全方共同构成一个温阳发汗的整体。本方可以说是从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和桂枝汤组合化裁而来,是陶弘景充分考虑了阳虚外感证的特点而对原有方剂的一种巧妙组合和全新改造,并在新的方剂中赋予了他治疗这类疾病的独特构思。从再造散这个方子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发,并对我们借鉴古方治病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构成再造散的两个原始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和桂枝汤——在构成和功效上有什么特点。

麻黄附子细辛汤就是由麻黄、附子、细辛这三味药组成,原书用于治疗“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少阴是肾经的归属,少阴病实质上就是肾中元阳不足,不能温煦和护卫肌表,而外界邪气乘机侵犯人体所导致的一种疾病。所以张仲景选择附子来温补元阳,麻黄来发散外邪,而细辛内可以助附子温补,外可以助麻黄发散,从而起到一个由内至外的桥梁作用,整方药味精练而意义深远。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五味药组成,原书主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书中所称的太阳中风证也称为风寒表虚证,其实质是阳气虚弱不能固护肌表,风寒邪气乘虚侵入人体所造成。我们已经了解,阳气对肌表的固摄作用表现为防御邪气的入侵和防止人体物质过度外泄,当阳气亏耗的时候,这两方面的作用都会下降,外则邪气易入,内则正气不敛,从而形成上述证候。对这类疾病的治疗,既要发散肌表的风寒,又不能过度发汗,以避免人体的正气随着汗液的排出而过多消耗,桂枝汤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制定的。其中桂枝温阳发汗,芍药敛阴和营,以起到发汗而不过度、驱邪而不伤正的效果,正是治疗阳气亏损、肌表不固,又感受外邪所导致发热恶寒、汗出恶风等症的妙方,所以后人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首,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在再造散中,陶弘景用桂枝汤来代替麻黄,与附子、细辛相配合,不但增强了温阳发汗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麻黄发汗作用强烈、易于损伤人体正气的不利影响,整个方剂对于阳虚外感证的治疗更符合疾病的特点。

在这个基础上,陶弘景还增加了黄芪、人参、防风、川芎四味药。这四味药可以看作是两对,其中黄芪和防风是一对,而人参和川芎又是一对。先来看黄芪和防风这一对。黄芪益气固表,防风祛风散邪,这两味药配合可以起到固表而不留邪、驱邪而不伤正的效果。中医上治疗气虚自汗、易于感冒的著名方剂“玉屏风散”就是以黄芪和防风为主,再加入了一味白术而构成的方剂。从“玉屏风”这个方名上就可以看出,黄芪和防风的搭配可以产生像屏风一样的效果,使肌表既能有效对抗外来的邪气,又能有效防止正气的过度外泄,这就是黄芪和防风组合的妙用。再来看人参和川芎这一对药物组合。人参的主要功效是大补元气、温补脾肺。川芎的主要功效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这两味药配合可以起到补而不滞、补中有动、补中有散的效果,使人体阳气得到补益、肌表气血得到流通,从而让风寒邪气无法在体内立足,这就是人参和川芎组合的妙用。

最后,再造散中还有一味羌活,羌活的主要功效是祛风散寒除湿,能协助上述药物发散肌表的风寒。此外,羌活还有一个特殊的性能,那就是能引诸药入太阳经。“太阳”这个层面是人体抵御外邪的最外一个层次,同时这个层面也是人体阳气最集中的一个部位。当人体阳气亏损的时候,“太阳”对外来邪气的抵抗能力自然就会下降,这时风寒邪气就容易乘虚侵入“太阳”,给人体造成疾病。羌活的这个引经作用对于本方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再造散除了药物组合非常精妙之外,所选药物的炮制方法也值得注意。方中生姜用煨过的,芍药用炒过的,这些细微之处,实际上都蕴含着陶弘景制方的严谨。生姜煨过可以减少原来的发散性能,从而避免因为发散太过而损伤正气;芍药炒过可以减少原来的寒凉性能,从而避免寒凉药物对人体原本不足阳气再度损伤。从中不难看出,再造散在维护人体阳气上处处留心、匠心独具。此方的制定使阳虚外感的患者免于因为过度发汗或多用寒凉药物而伤身殒命,功同再造,所以陶弘景将这个方剂命名为“再造散”。

三、益气发汗法

本法适用于气虚外感。人体的气是抵御外界邪气入侵的主要力量,气虚则人体的防御力量就会下降,我们在讲气的时候就提到,气虚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容易感冒,这就是人体防御外邪能力下降的结果。气虚外感的主要表现有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肢体酸痛乏力、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胃纳不开、胸膈痞满、神疲懒言、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象多浮而无力。对这类疾病的治疗,需要补气和驱邪共用。人体正气和外来邪气的争斗就好比两军交战,如果自己的军队不够强大,却要和敌人死拼的话,最后只能失败,只有使自己的军队变得强大,才能战胜入侵的敌人。所以对于气虚外感,首先就要补气,气足了,人体的抗邪能力才能逐渐增强,才能有效驱除侵入人体的外邪。“败毒散”就是这样一个补气散邪的良方。败毒散由人参、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甘草等十味药组成。其中人参补益元气,使人体有足够的力量祛除侵入人体的邪气,同时又能有效抵御外来的邪气继续侵袭人体;羌活、独活、柴胡、川芎四药可以发散风寒湿邪,并在人参补气作用的支持下驱邪外出;枳壳、前胡、茯苓、桔梗四药宣肺化痰、止咳嗽,去除外邪引发的肺的生理功能失调;最后甘草调和诸药并可以协助人参补益元气,使全方成为一个益气散邪的整体。

四、养血发汗法

本法适用于血虚外感。血在人体中主要起到滋养作用,血液中含有的津液是汗液生成的物质基础,所以中医上有“汗血同源”的说法。正因为血液和汗液之间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内经》中说“夺血者无汗”。“夺”是丢失、耗损的意思,“夺血”,也就是指失血。血液大量丧失,汗液失去了赖以生成的物质基础,所以就会导致无汗或少汗的病理变化。根据这个原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亡血家不可发汗”“衄家不可发汗”的发汗禁忌。血与汗的这种关系,也给治疗带来了难题,如果失血患者或是久病贫血的患者感受风寒邪气,出现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骨节疼痛、颈项不舒等症状,非要发汗解表才能祛除肌表的风寒邪气,这又该如何处理呢?这就需要采用补血发汗的方法,首先使血液得到补益和充足,这样才能为发汗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不至于因为发汗而加重对人体阴血的损伤。中医上有个“荆防四物汤”就是采用了这种发汗方法,用于治疗妇人产后失血又感受风寒者。

荆防四物汤由荆芥、防风、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六味药构成,它是由中医上用于补血的代表方剂“四物汤”加入荆芥、防风两味药物构成。四物汤出自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四味药物组成,全方既补血又活血,有补而不滞、静中有动的特点,是治疗血虚证的良方。荆防四物汤以四物汤为基础,把治疗的重点放在滋养人体损耗的阴血上,然后再选择荆芥、防风这两味质地轻扬的解表散邪药,这样既不损伤人体的阴血,又能疏解肌表的风寒,共同构成一个养血发汗的方剂。而只有通过养血发汗的方法,才能既保证机体的阴血不在发汗过程中进一步受到伤害,又能有效解除风寒邪气侵袭人体而造成的各种不适。

以上我们分别讲解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四种虚证情况下感受外邪的发汗方法,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原则——祛邪勿伤正,扶正莫留邪,虚则补之,实则泄之。记住了这句话,则用药必然无往而不利。

此外,在发汗的过程中,随着汗液的外排,人体的气、血、阴、阳等物质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对待上述四种虚证,我们在运用汗法时都应慎重,不可因为发汗而使本来就不足的物质更加亏耗,不然的话,就违背了治疗疾病的初衷。而这些虚证中又有些特殊的类型更不可轻易使用汗法,如果贸然使用的话,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上面提到的“亡血家”“衄家”等。这些不可轻易使用汗法的病症,称之为汗法的禁忌症。清朝名医程钟龄在他的《医学心悟》中总结了11条不可发汗的病症,对临床使用汗法有很大的参考意义。这些发汗的禁忌症分别是:脐之左右上下有动气者不可发汗;脉沉咽燥,病已入里而大便不通者不可发汗;少阴症,但厥无汗者不可发汗;少阴中寒不可发汗;寸脉弱者不可发汗;尺脉弱者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疮家不可发汗;伤寒病在少阳不可发汗;坏病、虚人及女人经水适来者不可发汗。

11条发汗禁忌症,看起来很纷乱和繁杂,但如果对它们进行一些探究和归纳,我们不难发现,这11条禁忌症其实不外乎两个要点。第一,凡是正气不足(如阴、阳、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亏耗)的患者都应该慎用汗法。如果非用汗法不可的,一定要在扶正的基础上选择发汗和缓的药物,以免加重对正气的损伤。对这类患者,如果汗法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第二,汗法适用于病邪在表的疾病,如果病邪已经入里或是进入到半表半里的层次,那就不能再用汗法,否则无异于引狼入室、引邪深入,导致疾病加重或恶化。掌握了这两个要点,对汗法的使用就有了明确的原则,什么时候该用汗法,什么时候不能用汗法,一切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文源:宏五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