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祛湿只要一招!
中医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湿邪,可说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有关。
夏天闷热潮湿,人体内湿气湿毒也重,中医认为夏季,温气重,因此很容易湿毒“上身”,所以夏季排湿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么夏天如何排湿毒呢?
夏季正是湿气在环境中弥漫,饮食偏刺激的季节,很多人爱喝冷饮、爱吃凉菜、冰镇啤酒和各种冷冻食品,这些这些习惯影响了脾胃运转,导致身体发沉无力,头脑昏沉,脸黄油腻,湿疹长痘,皮肤瘙痒等症状,对于体内湿邪的形成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给治疗湿邪提供了不小的难度。
中医认为,“湿气”会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湿邪入体,起初舌苔厚腻泛黄、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大便不成形;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痤疮、关节疼痛,体型肥胖,头脸油腻,脸上长痘、长斑;女性的一些妇科病如白带异常,瘙痒也与湿气有关。
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我们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中医老专家胡维勤表示》
要想彻底改善肥胖的问题,就要通过祛除外寒和内火来完成。其实不光是肥胖的问题,如果祛除了外寒和内火,五脏功能得到了调节,整个身体状况都会得到改善。中医治病不是治症,而是整个身体的调节。身体调节顺畅了,血脉都通畅了,病自然就消除了,肥胖也就自然地消失了。
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自我诊断体内是不是有湿的办法
起床时——看感受
假如天天早晨起床的时分觉得格外疲惫,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相同,浑身不清新,人也懒得动,那么能够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如厕时——看粪便
清晨便利后,能够调查一下粪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便利调查马桶的,也能够调查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假如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即是问诊单上为什么要问粪便的因素)也阐明体内有湿了。粪便的色彩和形状也能够协助区分体内是不是有湿。正常的粪即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如今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粪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粪便的色彩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主要象征,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受。时间长了,宿便发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洗漱时——看舌苔
刷牙前咱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个的舌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以外候”,舌头是能够灵敏地反映出咱们身体状况的。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喧嚣,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假如舌头达不到这些目标,那阐明身体机能现已出现问题了。假如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阐明体内有寒;假如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阐明体内有湿热;假如舌质赤红无苔,则阐明体内现已热到必定的程度伤阴了。
除了以上首要的三点,还有两个区分办法:
榜首,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分,恶不厌恶。很多人说自个一刷牙就吐逆、厌恶,喉咙里面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受,即便有吐痰,也仅仅一点。
第二,早晨起来感受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这些也是湿的典型特征,趁便说一个祛湿的妙法,即是点揉承山穴。(还有三阴交,阴凌泉都很有用,最佳能够进行帖敷,更有用)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湿气?湿气困扰人体的会有以下这些症状!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2.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5.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6.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冲掉)
7.感到累,连说话都懒得说,没劲儿
8.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9.阴部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
10.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11.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如有以上1~2种症状,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体内有湿气。
体内的湿气,如果生活习惯不变,只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困扰自己的正常生活!
湿气分级别
体内出现湿气,并且已经严重的困扰自己。我们要如果经常自我排湿呢?
排湿是非常容易的,只需要每天都坚持,湿气就会被拍出,很多人有自己的排湿方法,比如有些人喜欢喝排湿粥,有些人喜欢跑步,拔罐,刮痧等等!
也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排湿效果不明显,吃了半年以上的排湿粥,效果甚微。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不知道排湿的同时需要健脾,脾脏如果被湿气困扰,脾功能就会越来越低!脾会生湿,湿困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心循环,吃祛湿粥,很多都只是祛湿,但是没有达到健脾的作用,所以祛湿粥,大部分人吃了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有药材或者食材可以同时排湿又健脾吗?
祛湿健脾是一体的不能单独存在。
因为湿气不走,接下来会恶性循环。脾虚可以生湿,湿气大了以后又可以困脾。会造成脾的功能进一步下降。这个就是恶性循环!跳到这个圈那就出不来了。
我们为了打破这个怪圈。我们要把健脾的药跟祛湿的药一块用。
专家建议的是这两味白术和茯苓
白术跟茯苓也是出了名的在中药界有点像才子佳人的味道,。性格有一致的地方,他们还可以互补。
这个是张仲景伤寒论里面著名的一个方子,全名叫《苓桂术甘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最主要的是利用茯苓和白术这一对药来进行配伍这是它的主打。
所有的对药都是师出名门。用了2000多年的真是有效的药方。
祛湿健脾每天只需要简简单单的喝一碗《苓桂术甘汤》就可以!
但是脾为虚弱的人 ,如果喝了祛湿汤,也很难慢慢运化开,不容易被身体吸收,你这个时候可以搭配拍胆经的动作
拍胆经
中医认为,胆经是十二经子午流注的起端,共44个穴位,是保证全身气血运行通畅的关键。人体的液态就是由气来推动,一旦寒太重,循环就会不畅通!导致怕冷!拍打胆经可以驱寒!胆经还可以使气血运行顺畅!闲暇时不妨多拍打拍打胆经,促进血液循环畅通气血,强身健体,防治疾病。
方法:两腿并拢,全身放松,双臂自然下垂,用双手空心掌自大腿两侧沿胆经用力上下拍打,同时随节奏微微屈膝,拍六八拍。共拍三次,中间稍停片刻。
艾和生姜驱寒祛湿
姜是辛温食物,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所以当遭遇风吹雨淋、风寒侵袭时,及时喝一碗红糖姜汤、可乐姜汤或葱白汤,治感冒都有不错的效果。
艾灸: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温散寒邪、活血止痛、补中益气、温阳补虚、排毒邪热、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等功能。取穴:艾灸中脘、神阙、关元、命门、足三里、大椎、驱寒祛湿!
春天泡脚,开阳固脱;夏天泡脚,祛湿除热;
秋天泡脚,清肠润肺;冬天泡脚,丹田暖和。
所以生姜艾泡脚祛湿夏天正是时候
生姜艾叶泡脚具体做法
艾叶一小把煮水,水开3分钟后加入生姜,再煮3-5分钟。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每次泡脚时间一般为30分钟以上为宜,但对于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要适当延长一些。每次具体时间还需根据泡脚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及泡脚后的感受来逐渐调整。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也是目前祛湿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不经消化道,不走肝肾,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祛湿散寒,补虚清热,改善亚健康。你也可能听过,生姜能够祛湿,但是用发酵姜根粉做穴位贴敷疗法,效果最好。中央卫视大力宣传也足够证明这个点了。
据载:此膏可治先天不足,后天亏损,骨痿身瘦,阳气虚弱;以至腠理不密,易受风寒,常多疾病。若常贴涌泉穴,兼贴肾俞、关元穴,不但终身永无寒湿、脚气、瘫痪之症,而且能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此后渐渐流传于民间,经现代科技改良制成药包贴涌泉穴叫酵素足贴。此方比其他方法祛湿效果要好。
在《清太医院配方》一书中,载有“延年涌泉膏”之防病保健方:药用杜仲、牛膝、熟地、等12种药熬枯去渣,入铅丹收膏,再加入丁香、麝香等搅拌成膏,制成膏贴。
如果坚持每天贴敷涌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据统计,贴敷涌泉穴疗法可以防治手脚冰凉、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便秘、风湿等疾病。
需要了解和使用的读者可以加微信:969072129备注: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