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新冠疫情 可佩带中药香囊
目前,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全国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是随着工厂复工、商场开业、交通复运,人员的流动量明显增多,人与人近距离接触的概率明显提高。尤其是我国境外输入病例还在增加的情况下,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如何提高人体自身的预防能力至关重要。除了勤洗手,带口罩,少聚集等措施外,还可佩带“中药香囊”作为预防的重要手段。中药香囊具有制作简单、应用方便、科学有效、费用低廉、易于推广等特点。尤其是在目前疫情控制较好,当以预防为主的情况下,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广应用中药香囊。
香囊防疫的原理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荷包,其制作比较简单,《岁时杂记》中记载:“端午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中药香囊属于中药外治范畴,为外治法的“佩法”,源于传统医学“衣冠疗法”,是将多种具有芳香、化浊、避疫功效的中药,研成细末,放入缝制好的绣囊中,可通过口鼻吸入和皮肤、经络吸收中药的气味而发挥避秽浊、防御疾病的功效。
清代医家吴尚先在我国第一部外治专著《理瀹骈文》里对中药外治的原理有精辟论述:“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香囊之芳香辟秽防疫的原理也在于此。
现代研究认为中药香囊里中药浓郁的香味散发,可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小环境。中药成分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芳香气味能够兴奋神经系统,刺激鼻黏膜,使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生成,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另外,中药的挥发成分经鼻吸入,对呼吸道内寄留的某些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可以减少和减轻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香囊防疫的古今记载
先秦以来,历代医家、医著对于预防瘟疫多首推芳香化浊,辟秽避疫。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2000多年里,我国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药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蔓延。香囊类芳香辟秽中药的运用是应对疫病的众多有效措施之一。
清宫御医记载了许多芳香避疫的组方。如陈可冀主编《清宫配方集成》收录的“避瘟散”,是以苍术、白芷、枳壳、薄荷、菖蒲、木香、草果、熟大黄、藿香等20多味药共研极细末,绛囊盛之,用于“外受感冒,瘟疫发痧,瘟疟鬼疟”等。
2009年9月原卫生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修订版第一版)》指出:可用芳香化浊类中药,制成香囊,如苍术、艾叶、藿香、当归、白芷、山萘、草果等。《北京市民居家防治流感中医药手册》(2009)也介绍:个人可佩带中药制作的防疫香囊。防疫香囊常用中药:大茴香、白芷、山奈、艾叶、肉桂、丁香等适量,选3至5种研成粉末装袋。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月24日发布《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推荐预防措施中包括中药香囊。基本方为:藿香15~30克、佩兰15~30克、冰片6~9克、白芷15~30克。上述药物制粗散,装致密小囊,随身佩带。
香囊可随身佩带或放置在居室内、车内、包中,注意防水、防潮,保持干燥,10~15天左右更换一次药粉。禁内服,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