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些已经成故事和正在成故事的民间医术
观一堂主人启:下面所述,系耳闻目睹。民间有奇人异术,无法大数据复制;信之者,不信之者权当听聊斋。
下面见闻中涉及的奇人都已过世。有人说:中医活在故事里,西医活在现实中;这话质问的不合情理。
为啥?任何医生都无法包治百病,即使是同一种病,别人的病能治好,你的病就是治不好,无论中西医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在西医占据话语权的语境下,中医治不好会被所谓科学素养高的人以西医理论喷的一无是处,西医治不好是没有抢救过来。所以,好中医大多默默无闻,他们坐堂行医,每天的求诊者已经够他们累了,不会高调宣传自己自讨苦吃。原甘肃的卫生厅厅长支持中医,自己也擅长中医,为中医说了几句话,在网上都被全国网民喷的一塌糊涂,成了取笑的对象,普通中医敢高调吗?更何况技艺不见于书籍的民间奇人奇术。
言归正传,且听故事:
(一)接骨匠的红“鼻烟”
四十多年前,童年时的我小便不畅,膀胱憋涨就是排尿困难,吃中西药无效。邻村有一专门接骨的老人,他给我给了一小撮红色的药粉,数量大概有一片多安乃近研细的样子,很像鼻烟,嘱我每天早上按吸鼻烟的样子用鼻子吸两气。药粉吸完后,久治不愈的排尿困难好了。
他接骨用在纱布上涂鸡蛋清缠住骨折处,用此法代替石膏固定,治好了我邻居的大腿根部骨折,没有任何刮风下雨患处疼痛的后遗症。
后来,我参加工作后,打听此老人,早已过世,所有医术未传子女。大概因出身旧军队军医、不是村医、没有行医资格的缘故吧。
(二)从来没有出手疗疾的老人
我童年时,上世纪七十年代,同生产队有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为人极其忠厚,老人子女多,生活紧困,我和他常一起放羊。他在解放前做生意时,学了一门很厉害的名叫“水镜”(二字不知如何写,只能根据语音记之)的治病朮;据他说,治病时用口喷水疗疾,主治中风口眼歪斜等病;这种治病朮在民间也很少听到见到。但与之相反的“火镜”(音)治疗中风口眼歪斜的技术到现在民间还有流传,据说治疗效果不错。因只能治疗单一的病症,求诊者也不多。不久前,我在快手上无意中还看到,画面上没有提醒大家不要摹倣的警示,我当时想:万一有人看到,仿效出了事情,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真是不低调,无事寻事。
据我推测,那位老人之所以不出手疗疾补贴生活,不把技术传至儿女,原因不外乎社会环境不容许,怕被带上迷信的帽子,即使传下来也不能靠此吃饭、仅能找几个零花钱吧,毕竟大多数人求医问药是随社会主流。
(三)用食物疗疾的奇人
大概是2000年前,我在乘车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车在路过某村时常有三三两两的某少数民族下车,我心中纳闷:此地不是繁华的集市,也非前去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必经之路,为何常有人在此下车。过了四五年,才听清楚,这个村子里出了一个会治病的奇人,信之者送外号曰“半仙”,不信者嗤之以鼻。同村人看待打听“半仙”看病的人的眼神,就像看傻子一样。
此人当时大概七十左右,孤身一人,终身未娶。(他过世后又过来几年,我和同村的专营手机的年轻人偶尔聊其他,据年轻人说,此老人并非没有文化,系解放前的大学生,因家庭成分原因,终身落魄,但好读书,学问多。)以前,村里人也不知他会看病,他在临去世的前六七年开始居家看病,收费大病10元,小病5元,是大病还是小病由求诊者自己取决。只开处方,不卖药。
奇的是:所开药品都是家中常用的食品或者调味品,由病人自己回家置办;但很讲究吃“药”时间和服“药”时把药送入口的手法,“服药”时间具体到某某钟点,有时在半夜;“半仙”往往在诊病时亲自示范服药手法,反复叮咛服药时间,说服药时间、手法不对就没有疗效。
来诊者大多是少数民族(因该村靠近一个镇医院,医院治不好或者出不起手术费的人,往往闻名前来求诊),也有慕名远道从省城而来的。也许有人会说,少数民族文化低,容易哄骗,但他们只认疗效,不听大道理;任凭你讲科学道理,文化低的人只认一个死理——那就是疗效,我想,在一个地方固定居住,连续好几年有人络绎不绝的求诊,恐怕有其合理性。江湖骗子往往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他居家诊病,也不贪钱,按日期有规律的休息拒诊。
引起我对他了解兴趣的原因是:求诊者络绎不绝,好几次病人因排队争执打架。我和一个中医聊过此人此事,他也觉得奇怪不理解。据他说,他诊治过一个少数的胃病,治好了,但对此人咽喉发痒的毛病百药无效,这个少数说咽喉发痒的毛病被“半仙”一次治愈,吃的药就是自家厨房的调味品食盐等。
在一次给亲戚家盖房帮忙时,我遇到一个和“半仙”同村的人,聊起“半仙”,他说他也根本不相信,但他家在省城的一个亲戚久治不愈的胃病就是他带到半仙家,被一次治愈的,他说这事情真是不虚。
“半仙”生性懒散,随着他的离世奇术也随之带走了。
(四)隐居于小县城不开诊所的老中医
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中医居于小县城,只开处方,不卖药,诊费收糕点一两包或人民币一两元(八十年代末),无需来人开口,三指下即知病情包括最近几天病人的心情。尤擅妇科,断怀孕超出《黄帝内经》记载,怀孕半月诊脉即知,一月提前断男女,罕有失误。据说,有一次到城郊出诊,病人为一病危老人,家中已准备后事,他脉诊后断言可救,遇一探病壮年人出言讥笑他:大言不惭,居然敢说即将离世的老人可救;他望了壮年人一眼说:活人床上躺,死人满地走。后老人果然痊愈,壮年人几个月后突发疾病,不治而亡;当时在场的人益发觉得医术神奇。
我因病去过几次,开方或用药极其廉价,或药价奇高,一切根据病情;后来和他熟悉了,聊起不开诊所的原因,他说在解放前,他在一家药店当伙计,掌柜(也是师傅)见他家贫,对他说:我给你交会诊断学,至于药物学你自己以后自学。后来,为自学药物,钻研药性,累成了心脏病,现在生活过得去,早已看开了钱财。不开诊所的原因也许与他信奉道教,与道人交游,看淡一切有关吧。
他的儿子当时大概五十多岁的样子,在气象单位上班,传承了他的医术。现在也属于没有行医资格证的人,至于能不能把家传医学传下去谁也无法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