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中医」中医不是慢郎中(续)
本文作者
中医生 万鹏重庆北碚区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重庆市中医药高级人才,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副院长,重庆市针灸学会治未病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脾胃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专委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专委会委员,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及国家973项目各1项。
中医参与新冠危重症抢救纪实
从上次中药灌肠,口服通便解除肠毒反吸收造成的毒血症开始,中医组第一次圆满完成任务,专家组对此记忆深刻。但患者经过医护人员前阶段努力之后,病情缓解并不理想,并且多次出现各项生命指标突然下滑,随时濒临死亡。
公卫中心共收治两百多个病人,按照国家公布的病死率看,我们中心至今零死亡的阶段性成果难保。这是目前公卫中心最重的一个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患者有糖尿病基础。目前已并发细菌性肺炎、脓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已处于深度昏迷状态,虽予与气管插管呼吸机维持生命,但各项重要指标全面飘红。
万鹏医生,奋战在抗疫一线患者处于生死路口,但西医治疗陷于两难,患者一度使用大剂量升压药停不下来。升压药使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肠内营养无法供给,足够的静脉营养不能实现是因为容量负荷增加可使心肺功能再次出现危机,所以患者随时处于能量危机。
2月21日凌晨又出现体温骤然升高到41°C,继而出现血压骤降和高氯高钠血症,经专家们尽力抢救才勉强过关。
2月22日中医组长李群堂紧急召集中医专家组再次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患者在夜间反复出现血压下降,导致升压药剂量越用越大,是典型的阳气欲脱的征兆,也就是中医常说的“脱症”,中医必须保住元阳,才有可能逆转病情。
但这些都是专家推测,缺乏脉象支持。北碚中医院陶阳同志毅然提出进病房感查脉象。于是,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患者六脉沉、细、微,右手关脉沉取有力,再次印证了专家们“阳气欲脱”的推断。
我提出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既济汤”。既济汤阴阳同调,改善和增强脏器功能,核心是挖掘心肾功能潜力,让病人渡过危险。专家们一致同意这个方案,并在方中重用附片扶阳以燃生命之火,希望能在关键时刻创造奇迹。
患者从2月22日下午开始服用既济汤,仅仅两天时间,2月24日下午,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迅速的扭转。氧合指数从200飙升到330,升压药一路下调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心肺功能亦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就在大家都以为可松口气的时候,1月29日患者体温再次上升到40°C,心肾功能指标再度恶化,专家组讨论认为患者因感染加重再次面临生死关头。
为了对患者病情做出客观判断,我毅然进到病房感查脉象,从脉象提示热闭心包,也就是中医常说的“闭症”,如果能够透邪外出,患者尚有一线生机。于是我再次提出用中医三宝之一的“安宫牛黄丸”开窍泄热的方案,专家组一致赞同。
1天后,患者体温正常,病情日渐平稳,并逐日摆脱昏迷状态,随时准备脱机。
祖国医学的神奇疗效增强了大家对中医、中药的信心,公卫中心所有一线职工及专家组成员全部要求口服中药预防方,重庆中医预防方在歌乐山一夜走红。此时此刻,作为中医人,我们内心无比自豪和欣慰,“中医不是慢郎中”已渐入人心。
公卫中心重危病人零死亡,工作人员的零感染的事实是中西医协同努力的结果。
其实,作为抗疫战场中的一员,等待我们中医去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夜郎自大,有为才有位。中西医在抗疫过程中要相互学习,增进了解,抗疫是战场而不是赛场。我们中医人应主动学习西医先进的检查手段,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备的生命支持系统。现代中医要求我们不但要传承老祖宗留下的经验,更要掌握现代医疗技术。
中医不缺理,缺的是技术,技术是个中性词,没有中西医之分,技术是科技的,西医用了变成西医的,中医用了变成中医的。
抗疫1月有余,作诗一首,有感而发。
中西合璧
插管逆生死,铁肺留声息,
既济定乾坤,安宫惊梦人,
法门无高下,见道即为真。
北碚区中医院 万鹏 2020年3月4日凌晨
声明:本文受权转载自 重庆北碚区中医院 万鹏 医生,最终解释权归 万鹏 医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